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银行12篇-5845威尼斯达人

时间:2022-12-02 19:35:11 来源:网友投稿

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银行12篇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银行  我国银行监管中存在问题及建议(一)  我国银行监管中存在问题及建议(一)近年来,中国的银行业监管取得了较大进展,在防范银行业风险、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银行12篇,供大家参考。

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银行12篇

篇一: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银行

  我国银行监管中存在问题及建议(一)

  我国银行监管中存在问题及建议(一)近年来,中国的银行业监管取得了较大进展,在防范银行业风险、促进银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应注意的是,中国当前的银行业风险仍然十分突出,银行业的监管也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后,银行业市场日益开放,如何通过健全银行业法规体系,改进监管理念、方式和手段来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对于促进金融发展和保持金融稳定具有重大意义。一、当前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监管的法规建设滞后目前我国的金融法律有15部,金融法规有40多部,人民银行已发布的银行业管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000多件。尽管我国的银行业监管法规较多,但法规建设仍较滞后,存在法律空白、短缺、模糊、不适应银行业发展等问题。如《商业银行法》中规定商业银行不能对企业参股投资,但事实上债转股作为银行重组不良贷款的一种较有效方式在商业银行中已在运用;《贷款通则》中规定贷款人经营外币贷款必须持有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发的《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但目前人民银行已将经营人民币业务和外币业务实行两证合一,除结售汇业务外的其他外币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审批;《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中对“贷款”定义的界定不明确,致使各商业银行对五级分类资产涵盖的业务口径不一致,同时分类标准过于笼统,信贷管理人员和监管人员对风险分类划分的标准把握程度相关较大;《支付结算管理办法》中规定银行不能垫款,但事实上中资银行已经允许开办帐户透支业务;《贷款通则》和《商业银行内控指引》中对行长能否成为审贷委员会成员的规定不一致等。(二)非现场监管的真实性、全面性和信息化问题非现场监管因其具有信息的全面性、持续性和对风险的早期预警作用而成为各国对银行业监管的重要手段。但我国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在有效评价银行经营状况

  和实现风险早期预警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目前仅仅起到统计作用),其主要的制约因素有以下方面:

  1.数据基础不够真实准确。主要表现有,一是数出多门,银行内部存在会计、统计及信贷等多种数据口径,各口径之间不完全对应,而向监管部门提供数据的部门没有统一,造成上报监管部门的数据前后不一致;

  二是部分全科目统计指标和会计科目设置不对应,统计数据不能直接来于会计数据,需要靠统计人员手工操作造成遗漏;

  三是部分银行未严格执行统计和会计制度,如合并报表中没有剔除内部往来而虚增资产;四是部分银行对政策制度掌握不到位,如对贷款的五级分类标准掌握不一致;此外还有人为调改数据等情况。

  2.非现场监管数据指标体系不完整,不能支持对银行风险状况的深入分析^p和评估。目前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是199_年制定的,包括十个监控指标和六个监测性指标。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不能全面反映银行经营管理和风险状况,如没有银行收入支出的结构及利润分配情况、不良资产的冲销回收及准备金提取充足情况、境内外机构并表数据、

  非信贷资产结构及质量指标、表外业务相关指标、利率及汇率等市场风险监测指标等;

  二是均为对法人监管指标,未明确对银行分支机构的监测重点及标准;三是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变化,部分指标的计算口径和标准已不符合银行经营的实际状况或不能充分反映银行的经营风险,如资本充足率、备付金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风险资产权重等;四是对所有银行采用统一的指标标准值,没有体现不同银行的经营特点,没有体现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相互关系。3.非现场的风险分析^p及评价方式不系统。我国尚未建立系统的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模型和预警系统,对银行的风险分析^p重点仍放在监控指标的合规性上,没有着重于采用历史比较分析^p、行业比较分析^p和期限缺口分析^p等动态分析^p手段来揭示银行风险变动趋势及对潜在风险和未来风险的预测,对银行业整体风险状况的分析^p局限于简单的数据汇总分析^p和经验判断,难以起到早期预警和指导现场检查的作用。

  4.银行的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落后。我国尚未建立网络化的监管信息系统,没有可供监管人员随时调阅和分析^p监管数据的监管信息处理平台,导致的主要问题,一是非现场监管信息滞后,按季、半年和年生成的《非现场监管统计报表》不能满足监管部门对银行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持续监控的需要,特别是不能支持实时或频率较高的风险监测需要,如对大额交易风险的实时监测、对流动性缺口和汇率缺口等逐日的监测;

  二是由于现有的固定格式报表不能完全满足监管分析^p的需要,监管人员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重新收集、核对和加工处理数据,也加重

  了商业银行的工作负担。(三)现场监管缺乏连续性和针对性现场检查是监管人员发现核实问题的有效手段,但现场检查的成本相对较高,在监管资稀缺的情况下,应避免运动式的检查,通过加强现场检查的连续性和针对性来提高现场检查的效率,而这正是目前我国现场检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1.现场检查缺乏连续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大量的现场检查项目是临时性安排的,与非现场检查和以前现场检查结果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二是大量的现场检查是“一锤子买卖”,检查结果写成报告上报领导后,检查就算结束,对被查机构的整改情况和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理情况缺乏后续的跟踪检查,同时检查结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重复检查现象随处可见。2.没有针对不同银行和不同地区银行业务的风险特点来确定检查重点和检查力度。我国银行机构在业务结构和规模均存在较大不同,同时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银行机构的业务特点及规模也存在不同,相应的主要风险点也不同。但目前的现场检查项目安排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法,一个检查项目同时对多家银行机构展开全国范围的运动式检查,其结果是对风险高的地区和银行的检查范围和力度不够,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对风险较低的地区和银行投放的检查力度过大,造成监管资浪费。(四)监管合力没有形成从我国的监管实践看,银行业监管部门、市场监督和内部审计三股力量没有实现有效的联合。

篇二: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银行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混业经营的诉求均愈发明显特别是近年股市大幅波动e租宝泛亚事件保险资金资本市场激进投资以及近期国海证券假印章引爆债券市场信任危机等一系列跨机构风险事件充分暴露了现行金融分业监管与混业经营的矛盾问题体制缺乏协同沟通效率低下加强监管跨部门协调效率迫在眉睫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银行监管的主要问题及其法律对策

  作者:刘欣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04期

  摘要:银行监管是指政府对于银行的监督和管理。现阶段,我国有关银行监管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相对丰富,并为我国银行监管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法律环境。但是,近年跨市场、跨监管的金融风险事件频出,间接暴露了我国现阶段银行监管的一些主要问题。一是金融分业监管与混业经营趋势的矛盾问题,我国金融采取分业监管体制,银行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之间没有完善的分工协作,缺乏有效配合。二是银行现场监管存在程序不规范、重视对合规性问题忽略风险性问题、现场监管人员素质难以适应监管要求等诸多问题。从银行监管的发展趋势,以及实际决策层政策传达来看,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正在逐步推行。在此背景下,提出银行监管问题的法律对策,以期促进银行监管质量的提升。关键词:银行监管;主要问题;法律对策引言:银行监管是指政府对于银行的监督和管理,即政府或是有关权力机构为保证银行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避免不谨慎的经营行为而通过各种法律和行政措施对银行进行的监督和指导。我国的银行监管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开创阶段、计划经济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三个阶段。目前我国银行监管法制体系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一系列部门规章制度,对银行监管的权力机构主要是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传统商业银行正逐步、迅速的发展成为跨市场的金融集团。而近年在经济“新常态”下,银行跨市场、跨监管的风险事件频出,间接暴露了我国银行监管法律体制不健全的问题,“一行三会”如何有效协同已成为金融监管的重大问题。本文针对现阶段银行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浅析银行监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讨提出相关法律、制度的对策建议。一、现阶段银行监管的主要问题现阶段,我国有关银行监管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相对较多,这些关于商业银行监管的法律法规为我国银行监管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法律环境,为我国银行监管更加规范化和法制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随着而近年跨市场、跨监管的金融风险事件频出,也间接暴露了我国现阶段银行监管的主要问题。首先,是金融分业监管与混业经营趋势的矛盾问题。目前我国金融监管采取分业监管体制,即银监会统一监管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保监会统一监管全国保险市场、证监会统一监管全国证券期货市场。三家副部级单位在各自监管范围内,执行制定并发布监管的规章规则、审批机构设立变更、高管任职、实施检查监督管理等相关职责。银行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之间并没有完善的分工协作,缺乏有效配合,各自为政现象突出。随着金融自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由化和混业经营的诉求均愈发明显,特别是近年股市大幅波动、e租宝、泛亚事件、保险资金资本市场激进投资、以及近期国海证券“假印章”引爆债券市场信任危机等一系列跨机构风险事件,充分暴露了现行金融分业监管与混业经营的矛盾问题,体制缺乏协同、沟通效率低下,加强监管跨部门协调效率迫在眉睫。其次,银行监管中现场监管存在较多问题。一是现场监管程序不规范,对传统方法的延用不科学,不能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现场检查的质量控制不到位,尺度把握不清,检查内容依然停留在表面,银行分支机构以不正当手段进行运作的现象时有发生,监管意见缺少应有的针对性,处罚力度不够,难以保证监管质量。二是现场监管过于重视对合规性问题,但却相对忽略了对风险性问题的检查,难以从违规问题中发现风险隐患,难以发现银行经营与管理上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无法达到充分的警示和威慑作用[1]。三是现场监管人员素质难以适应监管要求。银行现场监管工作要求监管人员具有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独立工作能力,部分工作人员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难以适应我国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的需要。第三,银行监管相关法律对策不完善。当银行发生风险时,风险疏导做的不够及时、不够有效,就会使银行风险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法律对策一旦出现纰漏,不仅无法起到防范银行风险的作用,更有甚者对银行生存和发展也会造成影响。因此,必须要对银行监管法律对策进行分析,并作出有效的调整,这样才能保障银行可以得到持续的发展。二、银行监管的发展趋势从银行监管的发展趋势来讲,不论从传统金融强国的发展轨迹,还是近年来我国自身商业银行的发展路径,金融自由化和混业经营的诉求均愈发明显。在此背景下,关于银行监管的理念、体制以及模式均有着一定的变化,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主要是银行监管从和惯性监管向风险导向性监管的转变,由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的转变,同时也包括银行外部监管与内部自律控制的共同存在[2]。实际上,决策层已着手统筹监管的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首次提及完善金融监管体制,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抓紧研究提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十三五”规划纲更是明确提出“要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市场也在热议“一行三会”如何整合。三、银行监管问题的法律对策一是进一步完善银行监管的法律法规。包括建立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法,健全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等。从法律角度来看,要明确规范商业银行退出市场的各种细则和操作规程,如:明确商业银行退出市场的主管机构、流程、模式、职责,规范退出市场的行为规范以及明确政府的主导作用。将并购方式作为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业危机的主导,避免倒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另外,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可以对信息不对称和错误信息起到防止作用,通过监管对信息披露进行有效制约,提升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增加信息透明度,有效避免出现信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息垄断及信息优势导致的不平衡现象发生。进而最大限度的降低违规操作现象,达到强化市场约束,规范动态监管程序的目的,对银行实施严格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程序,保障金融市场可以更好的发展。二是在短期内难以完全实施金融统一监管的情况下,进一步完善当前监管架构,加强“一行三会”跨部门监管的协调效率,针对风险高发领域试点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建立跨部门的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对具有交叉、融合性的业务建立联合监管体系,并统一制定监管规则。三是完善银行监管制度、流程。首先,是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具有较强层次感和机构完善的非现场检查体系,对不同层次的银行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具有针对性的非现场检查,根据不同银行的经营特点,将资产负债风险、非信贷资产风险等均纳入到银行非现场监管的指标体系当中,充分发挥银行监管的预警功能[3]。其次,是建立完善的监管评价体系,在对国外先进的风险评价体系进行充分借鉴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我国银行实际需要的风险评价体系,实现对某一个银行或者是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监管。这样的风险监管方法可以节约银行非现场监管的资源,提高监管的有效性。结束语综上所述,银行监管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经济的更好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实施银行监管的过程中,“一行三会”应该充分认识到监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并掌握问题出现的原因,采用针对性的法律对策进行完善。上述法律对策可以有效的改善银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银行监管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我国经济更好发展,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参考文献:[1]李厦.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湘潭大学.2013年第10期:216-217[2]于亮.中国银行业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j].吉林大学.2014年第01期:637-638[3]彭江莱.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j].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第09期:325-326

篇三: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银行

  银行纪检监察缺陷及途径

  一、银行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缺陷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银行业在适应这种新形势的过程中,自身也需要不断的调整和适应。在此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各种问题和风险,尤其是在日益滋生的腐败问题面前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银行高层领导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许多银行的领导人员对纪检监察工作缺乏重视,甚至还存在排斥情绪。他们认为,纪检监察工作的推行会影响银行正常业务的顺利开展。因此,银行纪检监察工作缺乏一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正是由于领导人员对纪检监察工作在预防犯罪、惩治腐败等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致使纪检监察干部的设置成为摆设,更多的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对真正的贪污腐败现象则不起作用。2.银行工作体制和机制存在漏洞。由于纪检监察部门的上级是银行行长等核心领导人,而大部分的违法案件当事人是银行内部的高层干部或者业务骨干等人员,这种体制和机制会使纪检监察工作的执行陷入尴尬的局面,难以抵制领导干部的以权谋私、暗箱操作等腐败行为。对存在问题的人员往往碍于情面,走走过场,不进行严格的纠正处罚,纵容违法人员屡查屡犯,最终可能导致重大案件的产生。3.银行纪检监察工作队伍薄弱。在中国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各大银行的网点较多、业务量较大,需要监督检查的内容较多,任务极其艰巨。加之领导重视度不够,给纪检监察部门配备的工作人员较少,县市级别的银行纪检监察干部一般仅有2人左右。从调查结果分析,目前的纪检监察干部大多数为中老年人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只是兼职担任纪检监察工作,难以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纪检监察工作中来,严重影响纪检监察工作的效果。从长远来看,目前银行纪检监察工作使许多干部得到了锻炼,保障了银行正常业务的推进,但是仍然有部分同志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偏低,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银行业务需求。

  二、银行纪检监察工作加强的途径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纪检监察工作的意义在于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尤其在金融行业。在银行业飞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必须充分意识到发挥纪检监察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纪检监察工作在银行业的正常运行。1.完善银行纪检监察的体制和制度。通过对现阶段银行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银行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存在很大的漏洞。由于银行领导人员的直接领导和干预,使纪检监察人员在行驶监督检查职责时容易存在畏难情绪,碍于情面而不能秉公执法。因此,应该赋予纪检监察机构独立行使职责的权利,真正把纪检监察干部群体培养成公正廉洁、业务精通的队伍。同时,目前严重的腐败风气也与银行纪检监察制度的不完善密切相关。因此,要尽快完善纪检监察制度,加强对银行业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和查处力度,并且要建立预警机制,将不良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以此保证银行业的稳健发展。2.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加强监督管理是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如果监督检查工作执行不到位,势必会让银行纪检监督工作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首先,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组织的监督。领导干部是银行内部权力运行的核心,他们有较大的审批权、决策权和分配权等。如果缺乏监督,必然出现以权谋私、暗箱操作、贪污腐败等现象。如果对出现的问题不及时制止,势必造成国家资源的重大损失。其次,要加强监督措施的落实。通过不断完善纪检监督制度,明确监察人员的职责与权力,并提高监督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监督水平。最后,还要与社会力量一起形成合力。通过信息公开、评议等途径,让社会各界一起发挥监督作用,形成全方位的监督合力。3.加强处罚力度。银行纪检监察工作的职责除了监督检查之外,就是对通过监督检查过程发现的问题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这也是当前“从严治党”重要理念的体现。如果对知法犯法的人员放纵不

  管,小问题也会演变成大案件,纪检监察部门就失去了其工作的意义。同时,相关的政府部门也要给予银行纪检监察部门充分的支持,加大问题的查处力度。在查处过程中,要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按照程序和原则办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腐败风气扼杀在萌芽之中。4.加强纪检监察队伍的建设。加大监督管理和处罚力度,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高素质、较稳定的纪检监察队伍,这也是目前银行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要想解决这一困难,需要大量资源的投入,包括资金、时间、人员、精力等。首先,要加强纪检监察工作人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可以通过定期的培训学习和考核,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使个人修养和政治素质同时得到提升,使其在执行工作职责的时候,能够坚持底线、抵制诱惑。其次,银行领导层在选拔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时,要选拔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的优秀干部担任并进行严格审查,同时保证一定比例的专职人员,确保银行纪检监察队伍的强大战斗力。

  三、结语

  新形势下,银行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纪检监察工作还存在高层领导人员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体制和机制存在漏洞、纪检监察工作队伍薄弱等问题,只有通过完善银行纪检监察的体制和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加强处罚力度、加强纪检监察队伍的建设等各项强有力的措施,才能充分发挥银行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作用,扼杀不良的腐败风气,并进一步保障银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篇四: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银行

  银行事后监督工作建议[事后监督工作也应不断创新]

  目前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对会计营业部门的监督已全部采用计算机监督与人工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集中监督。2007年“中央银行会计凭证影像事后监督系统”上线运行,解决了支行营业网点因会计凭证传递困难而不能及时监督的难题。国库,货币发行会计核算事后监督业务因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仍采取分散监督模式,依赖于手工监督。

  随着人民银行会计、国库,货币发行等会计核算业务的不断推陈出新和电子化进程的加快,资金风险已呈现出复杂和多样化的特点,使防范风险的难度不断加大,事后监督工作的重心仍停留在事后的复审和检验,已不能适应业务的新发展和内控管理的需要。人民银行事后监督部门应适时转变工作思路,创新监督模式,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事后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管理体制不顺。《中国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明确规定:事后监督中心直接对主管行长负责,业务上接受上级行会计,支付结算、国库,货币金银部门的指导,不实行垂直管理。由于没有统一的上级管理部门,事后监督工作接受检查,指导,培训的机会很少,工作中遇到问题缺少沟通和交流,各基层行在开展监督时完全依靠自我摸索,做法各不相同。管理体制不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监督质量的提高和信息交流。而且事后监督部门对平级的会计,国库、货币发行部门的业务管理缺少权威性,影响了监督功效。

  监督重点不突出。由于事后监督的内容过于宽泛,使监督人员不能把握重点,变成了“二次复核”。监督流于形式,反而对高风险的业务环节

  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重点监控。此外,由于缺少现场监督,对业务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无法实施即时监控,客观上容易形成监督盲点。

  对监督结果缺少深层次的分析研究。由于工作量大,人员不足等原因,监督人员发现了业务差错,只是签发“差错通知单”,要求被监督单位对差错进行确认和整改,整个监督过程即宣告结束,而对被监督单位产生差错的原因和整改的效果等则无暇顾及。

  监督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首先,在人员配备上存在不符合制度规定的现象。虽然《规程》规定事后监督人员应从事相关会计核算工作3年以上,但是在具体执行中没有得到有效落实。部分基层行对事后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将未从事过会计核算工作的人员安排到监督部门,严重影响了监督质量。其次,监督人员缺少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无法适应新业务的需要。

  创新事后监督模式的建议

  改革管理体制,完善规章制度。建议总行设立专门的事后监督管理部门,对事后监督业务实行垂直管理,各中心支行事后监督中心既对上级行负责,又对本行负责。为确保监督工作的独立性,应进一步明确事后监督职责,完善规章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事后监督工作体制。

  创新监督方式,强化过程监督。要克服事后监督的滞后性,可将监督关口前移,使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并重,采取过程监督和定期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风险,减少资金损失。如在会计营业,国库,货币发行部门设立实时监督岗,人员归属于事后监督部门,负责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直观全面的监督,对重大事项的审批,操作人员离机是否签退等易发生风险的操作环节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发现问题立即制止;对印,押,证的保管,操作员口令的变更可定期进行现场检查,排除风险隐患。

  由合规性监督向风险监督转变,强化监督重点。首先,监督人员要转变观念,树立风险防范和责任意识,由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转变。其次,监督人员要从大量繁重的业务合规性监督中解脱出来,合理调整监督比重,突出重点,由真实性,合规性监督为主向与资金风险监督并重转变。应加强对资金进出等风险环节的监督力度,从源头上把住关口,控制风险。

  加强综合分析,强化信息反馈。首先,事后监督部门要建立对监督结果的定期分析制度,针对不同的差错类型,提出改进意见,及时向被监督单位传达,切实达到消除隐患,堵塞漏洞,保证资金安全的目的。其次,强化信息反馈,对业务系统操作和设计中存在的漏洞提出合理化建议,减少风险隐患。

  提升人员素质,强化监督成效。首先,严格按照《规程》规定,选拔精通会计核算业务,熟悉相关政策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敢于坚持原则的工作人员充实到事后监督队伍中来,从根本上提高事后监督工作质量。其次,要加强学习培训,促进专业人员的成长,提高监督水平。第三,落实考核激励制度,调动监督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改进国库、货币发行会计核算监督手段。建议尽快研发国库,货币发行会计核算计算机监督程序,提高监督效率,保证事后监督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有效发挥事后监督职能的作用。

篇五: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银行

  对于新的法规明确的按新的法规执行新的法规没明确的要按原来的法规执行对于拿不准的法规套不上的提出基层意见请示上级决不能因改革时期法规变化大情况变化大而放松监三按照人民银行的总体部开协助现在的专业银行改革总行书法续出台城市合作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的组建方案人民银行要掌握改革的政策防止改革时期出现金触扶序的泥乱和全触资产的胡夹

  银行监管的困难及策略

  当前,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特别是人民银行转换职能后,金融监管已成为基层人民银行的主要工作,摆在了基层行的面前.习惯于利用再贷款做为调控手段的基层行,在再贷款发放被收回的条件下,如何有效的实施监管,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很多基层行感到“心里没底”,感到“无从下手”。鉴于此,笔者根据兴安盟的具体情况,谈一谈基层人民银行在改革的过渡时期如何行使监管职能的几个问题。

  一、当前基层行金触监管的难点当前金融监管的难点,反映在基层行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改羊的法规不健全、不配套,还没有形成监管的规范化操作规程。基层行在监管中没有适应本地区情况的法规依据,难以加强监管,如对邮政储蓄的管理,总行下发的监管办法和以往的管理文件都把邮政储蓄机构的设立,作为人民银行机构管理的对象,上级行也要求加强管理。但是,邮政部门依据邮政法和其上级邮储局颁发的文件,机构设立勿需人行批准。这种法规的矛盾和新体制与旧体制下行政管理制度的不衔接,使基层人民银行不能行使有效的监管,感到为难。再如:对专业银行资产负债的比例管理各地区有各地区的情况,基层行不好操作。兴安盟是借差地区,90年到.93年末各.项贷款增加了118斗43万元,各项存款增加了34078万元,贷款与存款之比是3.47:l,如果按总行规定的比例约束,经济就会萎缩,也没有可操作性。况且商业银行总行是法人,他在全国统一调度资金,基层行监管的难度就

  更大了.所以,资产负债比例监控指标就应当有一个配套的细则,以便基层行对本地区实施有效监管。

  (二)监管的对泉尚处在改革的过渡时期,内部约束机制还没有最后形成.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还没有划分出来,商业银行法也没有出台,整顿金融秩序中应当解决的如与房地产信贷部的关系,开办房地产开发公司等问题尚待最后解决,地方行政千预银行贷款仍一定程度上存在,这些因素给基层人民银行监管带来了客观上的难度。

  (三)原体制下形成的如业务文叉形成资产风险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体制下风险骨理的要求还达不到.多头开户,多头贷款是近几年来金融行政管理始终没有解决的间题,人行组织专业银行多次清理,但终因受专业银行资金和规模的制约未能奏效,发放《贷款证》,又遇到了“中梗阻”,专业行向商业银行转化过程中拉存款,拉客户,又形成了多头交叉。兴安盟地区由于资金紧,这种交叉出现愈演愈烈的趋势.从资本充足率指标上考核,不仅非银行金融机构存在资本总额严重不足的问题,就几家专业银行来说,资本充足率远不及规定的指标,如何实现,如何监控,是基层行整顿监昔操作中的一个难题。

  (四)墓层人民银行职工素质还不适应监管的雷要。近几年来,基层行新职工较多,大部分来源于非经济管理部门和转复军人,对金融业务和管理一知半解,很难到商业银进行深入的检查。近一年多来,从企业到商业银行会计制度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企业转换机制形式多样化,电子计算机处理业务愈渐增加,这些发展和变化,人民银行职工培训没有跟得上,使本来素质不高的队伍,又拉大不适应的距离,

  形成了强大的反差。这是基层行遇到的又一个难题。二、如何做好过渡时期的监管工作困难是存在的,但是不是无所作为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金融

  改革的方向已定,总的管理原则和基层人民银行的职能已经明确,所需要的是具体的配套措施和积极的实践。结合兴安盟的实际,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监管工作:

  (一)紧紧把握全劫改革的总方向,其体操作上要先易后难,审懊实践。把握总体方向就要做到基层人民银行的每一项监管工作要符合金融改革的总体要求,根据金哗改革的进程,突出阶段性的重点。在操作上可以先易后难,做到既积极、又审懊。所谓积极,一是要根据已经颁布的行政法规,积极的实施,二是对于没有新法规出台的内容,要根据以往执行的法规做依据去操作.所谓审懊就是对于没有法规依据的问题或法规还没有十分明确的问题,要审慎操作,不能急于求成,要及时的请示,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管理意见。从兴安盟金融监管的实际出发,目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监管:

  l、严格对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兴安盟机构设立的竞争非常激烈,现在工、农、建行已经设立了盟行营业部,设立了房地产信贷部,综合性的分支机构已趋近饱和状态,机构管理上突出的反映在储蓄所的设立和搬迁上。有的专业银行不择手段,先购房即成事实,再申请建点或搬迁.有的不经批准滥设机构,有的证、章、照不相符,有的综合性分支机构成立时拥有资本金,批准后又抽走资本金,有的搜自扩大经营范围,有的违法违规进行业务竞争,这些给

  金融秩序遣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对此,基层人民银行要严格监控和管理,机构设里上不折不扣的执行选点之前先请示,批准以后才建点,发证以后才营业,对于不执行批准手续的严格查处,直至公开公布为非法机构,吊销许可证,在机构管理上中y银行一定要做到公平和公正,依法管理,决不可认为改革时期可放任自流。其次,严格监管各类机构的5845威尼斯达人的业务范围。对于多个机构在同一城市营业产生业务交叉的要划定一个时限,如94年1月l日前形成的逐步清理,l月l日后新增的多头存贷行和户,可采取定期公布的制度,限期清理,以减少银行资产的风险程度。再次,对于近三年之内成立的营业部、房地产信贷部、城信社、农村联社营业部的资本金做一次友查,有役有抽走或转移资本金的行为,对于资本金没有达到规定比例的帮助其作出补充计划,做为资本监管的依据,对于典当行也有一个清理和整顿的问题,变相放欲提高利率的从严查处,要纠正典当行过多过谧的现象。

  2、规范房地产信贷部的业务经营.我盟现有的房地产信贷部均属于商业银行组建的机构,现阶段均可视同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个部门管理。其业务分委托性业务和自营性业务,委托性业务信贷资金自求平衡,自营性业务必须纳入主管行的信贷收支计划,并实行比例管理,单独考核,其资金必须是自求平衡。现在房贷部还没有实现上述要求,有的商业银行向房贷部转移存款,通过房贷部超限额、超比例发放贷款,有的用拆借资金发放贷款.还有部分房贷部发放工、商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对此,要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检查和纠正,设计和执行业务报表,切实扭转房贷部脱离监管的现象。

  3、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上,应采取划定时限,监管增量的办法。资产负彼比例管理各项管理,各项监控指标的考核主要是对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从洲年l月1日后其增盆是否符合比例控制标准.人民银行基层要定期分析其资产负债比例状况,提出调整意见.对各家商业银行主要采取被动监管的方式,具体考核其上级行下达的指标的执行情况.考核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投向。

  4、加强稽核检查的力度,查处重点要通过稽核检查手段去实现。基层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除金融行政的日常监管外,主要是对商业银行的执法监管,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按照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实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基层人民银行不宜过多的行政干预。主要监管的是政策监督和执法监督.而系统的事后监手段就是业务稽核。所以,基层人民银行要充实柑核力t。强化稽核检查的力度,要用主要的力全按排柑核检查。要通过行政管理和稽核树立人民银行墓层行执法公正、维护金融法规的形象。在稽核检查方面要改变原来通知自查—现场稽核—教育从宽的模式。一要增加随时性,对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某一业务方面可随时进行检查枯核,二是增加检查枯核的整体性,对一个单位的枪核,可组织几个枯核组,从基层行各部门配备力t,做到查的快、查的准,不能是“马拉松式口的.三是查处要准、处理要严格按规定办。总之,要把枪核用为监管的主要手段。

  5、提高人民银行的眼务质t,通过眼务发现问题,促进监管有的放矢。基层行经办粉大t的为商业银行服务的业务,联行清算、现金

  供应、国库核算、外汇核梢,这些业务都与商业银行有直接的联系,基层行要通过服务过程警于发现间题,反馈给监管部门,使监管更能具体化,提高基层行监管的整体水平.

  (二)妥积板主动的监管.目前,正处于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转换时期,部分旧的管理制度没有废止,而新的制度还没有全部出台.即使出台的制度也没有来得及颁布具体的操作细则.作为人民银行基层行,需要做的不是等待和观望,而是要主动积极的去探索、去实践。现在出现一种“为难论”和“等待论”,前者认为,现在人民银行基层行监管上手段少,叫不起“真”,没法监管。后者认为,监管还是等改革措施到位后再管,现在监管不好,受埋怨,转换职能时期还是多看少干,少动“真”的。这两种观点都不利于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运行,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早晨就能实现的,它要随着社会实践和人们的认识发展而发展,等待论就是一种对事业不负责任的态度,而为难论的要害就是否认转换职能时期基层人民银行监管的必要住,为不履行职贵寻找理由.人民银行基层行具有稳定金融秩序的贵任,在转换职能时期更应当发挥监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新的法规明确的,按新的法规执行,新的法规没明确的要按原来的法规执行,对于拿不准的法规套不上的提出基层意见请示上级,决不能因改革时期法规变化大、情况变化大而放松监管。

  (三)按照人民银行的总体部开,协助现在的专业银行改革,总行书法续出台城市合作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的组建方案,人民银行要掌握改革的政策,防止改革时期出现金触扶序的泥乱和全触资产的胡夹。

  对于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划转,也要由基层人民银行监任落实。(四)发挥本地区的中y银行职能,协调各商业银行问的关系,为

  本地区的全触事亚健康发展起,,j宏砚上的管理作用,代衣银行向当地政f提供政策和业务方面的咨询,例止全触业内部的不正当竟争。

  (五)按照人民银行总行的统一邵哥,定期分析和反映宏视经济、全触运转中出现的问题,为上级行调鳌货币政策提供信息。为地方政f提供经济和金融方面的参考意见.管理社会信用,对债券、集资、股票的发行、转让、兑付行使批准权和监督权。

篇六: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稽核监督工作在农村商业银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防范和化解了金融风险促进了农村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文章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在稽核监督工作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问题;对策

  一、农村商业银行概述

  经过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

  0余2失济5经通交损财仅间期外管常日强加除队我中动活劳疲超"三理;治绩成的喜可得取过渡稳平全安运春了现实故事亡伤员人起一何任生发未,元

  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截至2007年3月底已有27个省(区、市)的省级联社全国共组建农村合作银行89家农村商业银行14家另有7家农村合作银行机构批准筹建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资产条件较好的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的从一开始的起点就相对较高经过几年的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农村商业银行已有较好的发展其运行状况良好

  《农村商业银行法》第60条规定“农村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健全本行对存款、贷款、结算、呆账等各项情况的稽核、监督制度”农村商业银行稽核是指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金融方针与政策、内部控制规章与制度依据现代控制理论结合农村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特点对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活动、财务活动和经济效益进行稽核、核对、检查、监督以判断其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效益性

  农村商业银行稽核和检查的范围包括存款业务稽核和检查、贷款业务稽核、结算业务稽核存款业务稽核和检查主要有企业存款的稽核、储蓄存款稽核和外汇存款稽核贷款业务稽核主要有工商贷款的稽核、农业贷款的稽核、基本建设贷款稽核和外汇贷款稽核结算业务稽核主要有结算原则执行情况和稽核、计算方式的稽核、联行往来的稽核和国际结

  0余2失济5经通交损财仅间期外管常日强加除队我中动活劳疲超"三理;治绩成的喜可得取过渡稳平全安运春了现实故事亡伤员人起一何任生发未,元

  2

  算稽核呆账业务稽核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是具体从事存款、贷款、结算及其他金融服务的机构分支机构业务工作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农村商业银行系统的运营情况及其社会信誉因此农村商业银行法规定农村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稽核检查稽核人和检查工作的具体措施有权调阅有关文件查阅凭证、账簿、报表和其他有关档案、资料有权要求被稽核行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就稽核实行如说明情况或提供有关书面资料有权纠正违反政策和会计原则事项并督促被稽核采取措施限期解决问题严重的应及时向商机行报告会同监察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稽核的主要职能是检查银行的业务和账务是否正常参与银行制订现行的业务政策并检查执行情况参与银行内部法规的制订;参与评估机构工作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的工作要达到以下5个目的判断上述职能是否在有效的情况下实施;估价内部稽核是否具有独立地位如果内部稽核卷入了日常业务就有可能丧失这种独立性;判断稽核的有效性是否充分发挥;确定稽核的可依赖程度;判断稽核的组织结构在贯彻董事会决策上的效能

  0余2失济5经通交损财仅间期外管常日强加除队我中动活劳疲超"三理;治绩成的喜可得取过渡稳平全安运春了现实故事亡伤员人起一何任生发未,元

  3

  二、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的现状分析

  1、现行稽核监督方法欠科学(1)重事后监督而非事前控制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稽核方式主要通过查账来核查是否有违章、违规、违纪及所造成的和损失重在事后监督而非事前控制风险防范未成为稽核的核心稽核工作未能从单纯的发现、查出问题转移到防范风险上来(2)重事后复核而非风险稽核农村商业银行事后复核的稽核水平和层次较低成本高而难于达到最高决策和管理层的期望和要求稽核工作重点不在查找各项业务的风险及其控制点稽核工作未能集中在最高决策和管理层关注的区域和业务(3)重部门稽核而非过程稽核农村商业银行的稽核未形成以业务流程为导向注重整个业务过程的稽核按照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求一项业务的完成不允许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包揽因此稽核最终目的是通过检查整个业务过程对其内部控制做出评价以达到防范风险的效果

  2、内部稽核的组织模式存在不少缺陷(1)分行直

  0余2失济5经通交损财仅间期外管常日强加除队我中动活劳疲超"三理;治绩成的喜可得取过渡稳平全安运春了现实故事亡伤员人起一何任生发未,元

  4

  设式即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分行直接设立内部稽核职能部门并对其实施全面管理和考核总行稽核部仅对其业务开展进行指导性管理这种模式的缺陷主要是独立性极差、职能作用不到位其主要表现为内部稽核部门的负责人由分行任命工作开展极易受分行的左右和制约;个别稽核部门职责混淆长期兼任其他部门的职能;个别分行将稽核部门视同一般职能部门进行考核严重影响其职能作用的正常发挥(2)总行-分行派驻式即农村商业银行总行对辖内分行派驻稽核分部或总行审计特派办由总行稽核总部对其实施相对垂直管理此种模式的缺陷主要是独立性不足、垂直管理不够彻底其主要表现为总行仍将内部稽核总部设置于经营层内未能真正实现决策、经营、监督的完全分离;各稽核派驻机构在人事等方面虽归属总行统一管理但稽核人员的工作考核和薪酬分配方面却实施属地管理影响了内部稽核的独立性和有效性(3)总行-片区派驻式即农村商业银行总行设立内部稽核总部按区域设置内部稽核片区派驻机构且实施完全的垂直管理其主要优点是独立性较强但存在派驻机构人员配备不足、检查频率降低、外部监管关系不明确等问题如某银行实施了“总行稽核总部地区稽核中心-派驻分行稽核专员办”三级稽核组织模式但稽核专员办仅有3人由于片区派驻机构均设立于其他城市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当地银行监管机构也难以对其运行情况实施有效监管

  0余2失济5经通交损财仅间期外管常日强加除队我中动活劳疲超"三理;治绩成的喜可得取过渡稳平全安运春了现实故事亡伤员人起一何任生发未,元

  5

  3、运行机制的不足之处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运行机制是当前制约其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其制约因素主要出现在实施程序、稽核频率及指标等方面(1)实施程序有漏洞稽核监督计划制定不够精细缺乏对稽核对象的综合分析和总体评价不能准确把握稽核对象的问题和重点稽核检查方案和流程的标准化程度不高难以控制内部稽核人员的操作风险稽核检查报告途径不够通畅后续检查相对空虚(2)稽核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稽核检查主要局限于专项检查或突击检查全面检查相对较少(3)稽核检查的后评价和处罚力度有待加强一是现场检查的后评价制度执行不力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在实施内部稽核检查后并未深入分析和评价稽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查找内部控制隐患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从根本上防范和杜绝违规操作和经营风险二是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调查发现个别农村商业银行在2005年也已开始转变观念逐步加大处罚力度(二)稽核监督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1、从总行层面看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指导思想的偏差弱化了银行完善内控机制、强化内部监督的内在动力银行商业化、市场化改革以来各农村商业银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重发展、轻控制”、“重业绩、轻风险”和“重激励、轻约束”的不良倾向以致内部控制相对乏力强化内部监督的

  0余2失济5经通交损财仅间期外管常日强加除队我中动活劳疲超"三理;治绩成的喜可得取过渡稳平全安运春了现实故事亡伤员人起一何任生发未,元

  6

  主观动力不足对内部稽核模式的改革力度不够、进程较为缓慢各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分行作为总行的一级代理人极易与总行形成“共谋”忽视稽核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弱化了稽核职能作用的发挥

  2、从分行层面来看传统的稽核监督理念导致了银行内部稽核方法和程序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根据现代审计理论稽核检查应更加注重对业务程序和内控系统的分析传统的稽核理念缺乏对银行内部控制的总体评价使内部稽核程序的标准化程度难以提高内部稽核的工作效率相应降低

  3、从监管层面来看外部监管的软约束削弱了银行增强内部稽核有效性的外在压力一是稽核的监管法规不够完善二是基层监管机构力不从心各农村商业银行省级分行的内部稽核系统均由总行设计和构建各分行难以采纳地方银行监管机构对其改进和完善内部稽核体系的监管建议同时因内部稽核片区派驻机构的外部监管关系尚未理顺地方银行监管机构也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

  0余2失济5经通交损财仅间期外管常日强加除队我中动活劳疲超"三理;治绩成的喜可得取过渡稳平全安运春了现实故事亡伤员人起一何任生发未,元

  7

  三、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农村商业银行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与其他农村商业银行完全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基础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手段已成为客观必然的问题建立科学有效的稽核监督体制应包括垂直的稽核监督组织结构体系、权威的稽核法规体系以及严格的稽核工作内容体系

  完善治理结构增加农村商业银行改进稽核监督体系的内在动力农村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结构强化内部再监督设立一定数量的外部独立董事并在董事会下设内部审计委员会以保证董事会对内部稽核体系有效性的监督和控制同时完善监事会结构增加外部监事提高监事会成员素质以充分发挥监事会对董事会的再监督促使内部稽核体系的改进和有效运行

  再造内部稽核体系提升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运行效率一是按照独立性原则进行内部稽核的组织设计农村商

  0余2失济5经通交损财仅间期外管常日强加除队我中动活劳疲超"三理;治绩成的喜可得取过渡稳平全安运春了现实故事亡伤员人起一何任生发未,元

  8

  业银行一般宜推行“总行稽核总部-地区稽核中心-分行稽核专员办”的三级派驻模式总行的内部稽核部门应在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各级内部稽核机构均由总行派驻人事、薪酬均由总行统一考核和决定二是提升稽核人员素质农村商业银行应实施稽核人员准入管理提高职业资质和专业水平实施稽核人员与一线业务人员的轮岗交流制度提高稽核人员待遇增加稽核人员数量使各级派驻机构的人员配备与管辖分行的业务发展相适应确保对基层银行合理的稽核频率和范围

  强化稽核体系的外部监管推动内部稽核的改革进程一是完善银行业内部稽核运行的监管规章和制度银行监管当局应出台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体系管理办法从组织设计、方法和程序、外部监管的关系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建立内部稽核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建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体系运行的问责制度落实责任明确处罚办法二是建立对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运行状况的分级监管模式针对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组织模式向“垂直管理、片区派驻、分级设置”发展的趋势三是督促农村商业银行制定和落实内部稽核体系的建设目标和计划建议银行监管当局进一步督促农村商业银行将内部控制稽核体系建设纳入经营发展的战略规划制定内部稽核体系建设的短、中、长期目标落实具体实施计划和方案使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稽核体系符合现代农村商业银行公司

  0余2失济5经通交损财仅间期外管常日强加除队我中动活劳疲超"三理;治绩成的喜可得取过渡稳平全安运春了现实故事亡伤员人起一何任生发未,元

  9

  治理结构的要求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第三道防线的作用提升应对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

  电脑作为高科技技术手段应该实际运用到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内容中电脑稽核能够独立形成以检查数据完整性和系统安全性为目的有助于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的安全性;同时为其他类型的稽核提供事前、事后、事中的证据、分析判断等的支持电脑稽核系统属于典型的事务处理和信息管理系统它既包括了银行业务的前台业务处理和后台维护同时也包括业务数据的统计信息这个系统采用数据集中分布监督和集中监督相结合的模式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中心统一监督或各营业点自己监督的模式

  参考文献

  1、丁宝华.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改革与发展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3(3).

  2、肖菱,张益标.对加强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监督制度的思考j.新余高专学报,2003(1).

  0余2失济5经通交损财仅间期外管常日强加除队我中动活劳疲超"三理;治绩成的喜可得取过渡稳平全安运春了现实故事亡伤员人起一何任生发未,元

  10

  3、王飞,侯贝贝.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有效性研究j.新金融,2006(10).

  4、刘茹,苏进波.基层银行稽核监督工作如何适应经营机制的转变j.华北金融,2000(z1).

  5、季化敏,刘冬雨.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函待进一步加强管理j.济南金融,2006(8).

  6、王飞.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的表现形式、原因及对策j.上海金融,2006(10).

  0余2失济5经通交损财仅间期外管常日强加除队我中动活劳疲超"三理;治绩成的喜可得取过渡稳平全安运春了现实故事亡伤员人起一何任生发未,元

  11

篇七: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银行

  我国尚未建立系统的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模型和预警系统对银行的风险分析重点仍放在监控指标的合规性上没有可供监管人员随时调阅和分析监管数据的监管信息处理平台导致的主要问题一是非现场监管信息滞后按季半年和年生成的非现场监管统计报表不满足监管部门对银行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持续监控的需要特别是不能支持实时或频率较高的风险监测需要如对大额交易风险的实时监测对流动性缺业银行的工作负担

  我国银行监管中存在问题和建议

  近年来,中国的银行业监管取得了较大进展,在防范银行业风险、促进银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应注意的是,中国当前的银行业风险仍然十分突出,银行业的监管也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后,银行业市场日益开放,如何通过健全银行业法规体系,改进监管理念、方式和手段来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对于促进金融发展和保持金融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一、当前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监管的法规建设滞后目前我国的金融法律有15部,金融法规有40多部,人民银行已发布的银行业管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000多件。尽管我国的银行业监管法规较多,但法规建设仍较滞后,存在法律空白、短缺、模糊、不适应银行业发展等问题。如《商业银行法》中规定商业银行不能对参股投资,但事实上债转股作为银行重组不良贷款的一种较有效方式在商业银行中已在运用;《贷款通则》中规定贷款人经营外币贷款必须持有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发的《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但目前人民银行已将经营人民币业务和外币业务实行两证合一,除结售汇业务外的其他外币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审批;《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中对“贷款”定义的界定不明确,致使各商业银行对五级分类资产涵盖的业务口径不一致,同时分类标准过于笼统,信贷管理人员和监管人员对风险分类划分的标准把握程度相关较大;《支付结算管理办法》中规定银行不能垫款,但事实上中资银行已经允许开办帐户透支业务;《贷款通则》和《商业银行内控指引》中对行长能否成为审贷委员会成员的规定不一致等。(二)非现场监管的真实性、全面性和信息化问题非现场监管因其具有信息的全面性、持续性和对风险的早期预警作用而成为各国对银行业监管的重要手段。但我国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在有效评价银行经营状况和实现风险早期预警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目前仅仅起到统计作用),其主要的制约因素有以下方面:1.数据基础不够真实准确。主要表现有,一是数出多门,银行内部存在会计、统计及信贷等多种数据口径,各口径之间不完全对应,而向监管部门提供数据的部门没有统一,造成上报监管部门的数据前后不一致;二是部分全科目统计指标和会计科目设置不对应,统计数据不能直接来源于会计数据,需要靠统计人员

  手工操作造成遗漏;三是部分银行未严格执行统计和会计制度,如合并报表中没有剔除内部往来而虚增资产;四是部分银行对政策制度掌握不到位,如对贷款的五级分类标准掌握不一致;此外还有人为调改数据等情况。

  2.非现场监管数据指标体系不完整,不能支持对银行风险状况的深入分析和评估。目前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是1996年制定的,包括十个监控指标和六个监测性指标。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不能全面反映银行经营管理和风险状况,如没有银行收入支出的结构及利润分配情况、不良资产的冲销回收及准备金提取充足情况、境内外机构并表数据、非信贷资产结构及质量指标、表外业务相关指标、利率及汇率等市场风险监测指标等;二是均为对法人监管指标,未明确对银行分支机构的监测重点及标准;三是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变化,部分指标的计算口径和标准已不符合银行经营的实际状况或不能充分反映银行的经营风险,如资本充足率、备付金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风险资产权重等;四是对所有银行采用统一的指标标准值,没有体现不同银行的经营特点,没有体现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相互关系。

  3.非现场的风险分析及评价方式不系统。我国尚未建立系统的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模型和预警系统,对银行的风险分析重点仍放在监控指标的合规性上,没有着重于采用历史比较分析、行业比较分析和期限缺口分析等动态分析手段来揭示银行风险变动趋势及对潜在风险和未来风险的预测,对银行业整体风险状况的分析局限于简单的数据汇总分析和经验判断,难以起到早期预警和指导现场检查的作用。

  4.银行的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落后。我国尚未建立络化的监管信息系统,没有可供监管人员随时调阅和分析监管数据的监管信息处理平台,导致的主要问题,一是非现场监管信息滞后,按季、半年和年生成的《非现场监管统计报表》不能满足监管部门对银行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持续监控的需要,特别是不能支持实时或频率较高的风险监测需要,如对大额交易风险的实时监测、对流动性缺口和汇率缺口等逐日的监测;二是由于现有的固定格式报表不能完全满足监管分析的需要,监管人员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重新收集、核对和加工处理数据,也加重了商业银行的工作负担。

  (三)现场监管缺乏连续性和针对性现场检查是监管人员发现核实问题的有效手段,但现场检查的成本相对较高,在监管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应避免运动式的检查,通过加强现场检查的连续性和针对性来提高现场检查的效率,而这正是目前我国现场检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1.现场检查缺乏连续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大量的现场检查项目是临时性

  安排的,与非现场检查和以前现场检查结果之间缺乏有机;二是大量的现场检查是“一锤子买卖”,检查结果写成报告上报领导后,检查就算结束,对被查机构的整改情况和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理情况缺乏后续的跟踪检查,同时检查结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重复检查现象随处可见。

  2.没有针对不同银行和不同地区银行业务的风险特点来确定检查重点和检查力度。我国银行机构在业务结构和规模均存在较大不同,同时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银行机构的业务特点及规模也存在不同,相应的主要风险点也不同。但目前的现场检查项目安排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法,一个检查项目同时对多家银行机构展开全国范围的运动式检查,其结果是对风险高的地区和银行的检查范围和力度不够,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对风险较低的地区和银行投放的检查力度过大,造成监管资源浪费。

  (四)监管合力没有形成从我国的监管实践看,银行业监管部门、市场监督和内部审计三股力量没有实现有效的联合。1.内外监管部门之间未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人民银行、监事会、审计署及银行内部的审计稽核部门均对商业银行进行现场检查,但检查项目的确定和计划安排在事前未充分沟通,检查结果和处理情况也未及时交流,造成重复检查、重复处理的情况时有发生。2.未充分发挥市场监督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一是除上市银行外,我国其他非上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是不够充分的,有些信息甚至是虚假的,存款人、债权人、投资人、股东等市场参与者没有足够信息用以对商业银行进行评价和选择,难以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形成有效的制约作用;二是外部中介机构如外部审计部门拥有大量专业资源和信息,监管部门尚未充分利用这一渠道来提高监管效率。3.未充分发挥基层监管部门的作用。一是对各地监管部门的人员配置未按照不同地区银行机构的业务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及风险状况进行,而是实行人员平均分配,造成有的地区监管人员工作强度很大,而有的地区监管人员闲置。二是基层监管部门上报监管信息的可利用程度不高。除由总行统一制定的现场检查项目外,各地监管部门自行安排的检查和调研项目较零散,上报的信息对于判断法人的整体风险作用有限;同时基层监管部门对银行分支机构的非现场监管按法人指标进行,形成的监管报告无法真实反映银行风险的区域分布状况。(五)银行业监管的角色错位一是认为银行监管是万能的。银行业本身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无论监管体制多么有效和完善,都不可能彻底消除银行业固有的风险并保证单个银行机构不

  出现危机,监管者的责任是要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危机的发生;同时金融监管不是控制银行风险的唯一手段,银行内部管理、市场约束和官方监管形成维护银行业稳健的三大支柱,健全的内控制度是有效银行监管的基础,因此银行经营者始终应承担风险控制的第一性责任,这一点在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和《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中均得到充分说明。对银行监管的上述局限性,银行业监管部门在向社会宣传及争取上级管理部门的理解方面显得力度不够,一方面易使社会各界将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的责任主要放在监管上,一旦有风险暴露就归结于监管不力;另一方面也使金融机构和市场其他参与者对监管当局产生依赖,不积极主动管理和监督风险。

  二是银行监管代替银行管理。银行监管者的工作是负责制定审慎经营标准、发现经营风险、提出整改意见、跟踪整改效果和处置有问题金融机构,而银行经营者要负责通过改善经营效益来提高竞争力,并达到监管当局审慎经营要求。银行监管者和经营者的关系可以比作大夫和病人家属,监管者履行大夫的职责,负责常规体检、诊断病情和开出药方,银行经营者作为病人家属要负责照看病人按医嘱抓药、吃药和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如果银行仍不能达到审慎经营要求,监管者将采取进一步的监管措施直至让银行退出市场。我国的银行监管部门往往不仅是大夫,还当病人家属,投人大量的精力去做经营者的事情,如给银行下达各项经营指标,甚至有些地方的监管部门将银行经营业绩好坏、不良贷款下降幅度与本部门监管人员的工作业绩和待遇直接挂钩。这一方面使监管者要承担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过度的监管,压制了银行创新和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六)监管人员的专业配置和培训问题有效性的银行监管,最关键的步骤是发现和评价银行存在的风险,这对监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国外一些监管当局非常注重监管人员的专业结构配置及培训,如occ拥有法律、计算机、会计、信贷、反洗钱等各项领域的专家队伍,对监管人员安排了系统全面持续的培训

  计划。我国在监管人员专业化培养方面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建立结构合理的专业化监管人员队伍。风险性监管要求监管人

  员不仅要熟悉被监管对象的产品结构、业务流程、风险管理模型、内控机制、计算机系统,还要具备良好的金融、会计、法律等专业知识,从而能对风险管理系统的合理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及各项业务的合规性及风险程度进行评判和检查。这些监管内容不是某一个监管人员能够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监管人员队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我国目前严重缺乏这样的专业监管人员队伍,

  监管人员的专业结构配置不合理。二是没有建立实用有效的监管人员培训机制。银行业监管人员不仅要有

  较全面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同时金融市场和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大量新知识、新的管理技术和新产品,对此监管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银行业的发展和实施有效监管,因此学习也应成为监管人员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我国尚没有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监管人员制定全员的系统全面持续的培训计划,也没有建立分等级的监管人员资格考核标准,相当部分监管人员的知识难以跟上市场发展的需要,这对实施有效的银行业风险监管形成巨大障碍。

  二、进一步完善银行业监管体系的建议(一)加快修改和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乘这次机构调整,对原有银行业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对于已经过时和不适用的及时废止,对于存在的法律空白、短缺、模糊和相互矛盾的地方,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二)完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一是完善非现场监管数据基础,实现数据的真实全面。监管当局应制定统一完善的非现场监管数据体系,这些数据应全面反映银行的表内外资产风险、信贷与非信贷资产风险、盈利状况、资本充足性、市场风险状况、股东及关系人贷款情况及管理状况等方面的信息;进一步完善统计制度和审慎会计准则,数据口径要真实反映银行的经营及风险状况;要求银行提供给监管部门的报表资料应当和公开披露的数据信息一致,银行的董事会要对此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法律责任,同时要加强对数据真实性的检查核实和责任处理二是完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监管部门应进一步补充完善非现场监管指标和指标生成口径,充分反映银行各方面风险状况;要对法人和分支机构建立分层次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和标准;针对不同银行机构的业务特点设定合理的监管标准值区间,允许银行自主寻找“三性”的平衡点;研究并建立对银行机构和体系的风险评价体系及模型,实现对风险的早期预警。(三)尽快建立监管信息系统一是建立络化的监管信息处理系统,实现对银行机构管理、业务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管理、风险监控和市场退出等监管信息的集中管理和资源共享,实现监管人员通过该系统对金融机构的连续监控和动态分析。二是建立多渠道的监管信息采集系统,除现场与非现场监管数据外,监管当局应通过一切可能的渠道收集有关被监管金融机构的有用信息,对商业银行的潜在风险作出早期预警和防范,这些渠道包括:建立与监事会、审计署、财政部等

  其他外部管理部门、银行内部审计稽核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与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定期会晤制度,收集来自中介机构、评级机构、国际金融组织、媒体及其他渠道的信息。

  三是要求商业银行尽快建立和完善履盖境内外全部分支机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实现与人民银行监管信息系统的联结,从而实现对商业银行部分业务的实时监控。’

  (四)提高现场检查的效率一是加强现场检查的连续性。现场检查计划应在充分利用非现场监管信息和以往现场检查结果的基础上制定,现场检查结束后,对银行的整改情况应进行后续跟踪检查。二是加强现场检查的针对性。检查计划要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机构的业务及风险特征来确定检查重点、检查频率和检查深度,实行差别化监管和监管资源的有效配置。(五)加强监管合作,提升监管合力一是要与各内外部监管部门之间应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信息共享,如建立联席会议,通报检查计划、情况和结果,采用统一的数据指标标准及建立统一的信息库等。二是进一步规范和严格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充分发挥市场约束作用,促使商业银行加强经营管理和提高经营效率;同时规范中介机构在银行领域运作的规则,培育一批有资格的外部中介机构,充分利用其专业资源优势来提高监管当局的监管效率。三是要按监管强度有效配置基层监管人力资源,避免人员的平均分配;要明确基层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和重点,充分调动基层监管力量,形成对判断法人的整体风险及地区风险特征有充分利用价值的监管信息。(六)建立一支专业化、国际化的监管队伍监管当局要创造良好的人材机制,以适应风险监管对高素质、专业化人材的需求。一是要合理配置监管人员的专业结构;二是制定全面系统持续的培训计划和资格考核标准,对监管人员进行分层次的培训和考核,使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及时跟上银行业的发展;三是要建立恰当的激励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篇八: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银行

  未充分发挥基层监管部门的作用五银行业监管的角色错位一是认为银行监管是万能的二是银行监管代替银行管理六监管人员的专业配置和培训问题一是没有建立结构合理的专业化监管人员队伍二是没有建立实用有效的监管人员培训机制二进一步完善银行业监管体系的建议一加快修改和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乘这次机构调整二完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一是完善非现场监管数据基础实现数据的真实全面二是完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三尽快建立监管信息系统一是建立网络化的监管信息处理系统二是建立多渠道的监管信息采集系统三是要求商业银行尽快建立和完善履盖境内外全部分支机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四提高现场检查的效率一是加强现场检查的连续性二是加强现场检查的针对性五加强监管合作提升监管合力一是要与各内外部监管部门之间应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二是进一步规范和严格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三是要按监管强度有效配置基层监管人力资源避免人员的平均分配六建立一支专业化国际化的监管队伍正文近年来中国的银行业监管取得了较大进展在防范银行业风险促进银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银行监管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中国的银行业监管取得了较大进展,在防范银行业风险、促进银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应注意的是,中国当前的银行业风险仍然十分突出,银行业的监管也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后,银行业市场日益开放,如何通过健全银行业法规体系,改进监管理念、方式和手段来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对于促进金融发展和保持金融稳定具有重大意义。一、当前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监管的法规建设滞后目前我国的金融法律有15部,金融法规有40多部,人民银行已发布的银行业管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000多件。尽管我国的银行业监管法规较多,但法规建设仍较滞后,存在法律空白、短缺、模糊、不适应银行业发展等问题。如《商业银行法》中规定

  商业银行不能对企业参股投资,但事实上债转股作为银行重组不良贷款的一种较有效方式在商业银行中已在运用;《贷款通则》中规定贷款人经营外币贷款必须持有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发的《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但目前人民银行已将经营人民币业务和外币业务实行两证合一,除结售汇业务外的其他外币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审批;《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中对“贷款”定义的界定不明确,致使各商业银行对五级分类资产涵盖的业务口径不一致,同时分类标准过于笼统,信贷管理人员和监管人员对风险分类划分的标准把握程度相关较大;《支付结算管理办法》中规定银行不能垫款,但事实上中资银行已经允许开办帐户透支业务;《贷款通则》和《商业银行内控指引》中对行长能否成为审贷委员会成员的规定不一致等。(二)非现场监管的真实性、全面性和信息化问题非现场监管因其具有信息的全面性、持

  续性和对风险的早期预警作用而成为各国对银行业监管的重要手段。但我国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在有效评价银行经营状况和实现风险早期预警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目前仅仅起到统计作用),其主要的制约因素有以下方面1.数据基础不够真实准确。主要表现有,一是数出多门,银行内部存在会计、统计及信贷等多种数据口径,各口径之间不完全对应,而向监管部门提供数据的部门没有统一,造成上报监管部门的数据前后不一致;二是部分全科目统计指标和会计科目设置不对应,统计数据不能直接来源于会计数据,需要靠统计人员手工操作造成遗漏;三是部分银行未严格执行统计和会计制度,如合并报表中没有剔除内部往来而虚增资产;四是部分银行对政策制度掌握不到位,如对贷款的五级分类标准掌握不一致;此外还有人为调改数据等情况。2.非现场监管数据指标体系不完整,不

  能支持对银行风险状况的深入分析和评估。目前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是1996年制定的,包括十个监控指标和六个监测性指标。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不能全面反映银行经营管理和风险状况,如没有银行收入支出的结构及利润分配情况、不良资产的冲销回收及准备金提取充足情况、境内外机构并表数据、非信贷资产结构及质量指标、表外业务相关指标、利率及汇率等市场风险监测指标等;二是均为对法人监管指标,未明确对银行分支机构的监测重点及标准;三是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变化,部分指标的计算口径和标准已不符合银行经营的实际状况或不能充分反映银行的经营风险,如资本充足率、备付金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风险资产权重等;四是对所有银行采用统一的指标标准值,没有体现不同银行的经营特点,没有体现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相互关系。3.非现场的风险分析及评价方式不系统。我国尚未建立系统的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模型和预警系统,对银行的风险分析重点仍

  放在监控指标的合规性上,没有着重于采用历史比较分析、行业比较分析和期限缺口分析等动态分析手段来揭示银行风险变动趋势及对潜在风险和未来风险的预测,对银行业整体风险状况的分析局限于简单的数据汇总分析和经验判断,难以起到早期预警和指导现场检查的作用。4.银行的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落后。我国尚未建立网络化的监管信息系统,没有可供监管人员随时调阅和分析监管数据的监管信息处理平台,导致的主要问题,一是非现场监管信息滞后,按季、半年和年生成的《非现场监管统计报表》不能满足监管部门对银行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持续监控的需要,特别是不能支持实时或频率较高的风险监测需要,如对大额交易风险的实时监测、对流动性缺口和汇率缺口等逐日的监测;二是由于现有的固定格式报表不能完全满足监管分析的需要,监管人员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重新收集、核对和加工处理数据,也加重了商业银行的工作负担。

  (三)现场监管缺乏连续性和针对性现场检查是监管人员发现核实问题的有效手段,但现场检查的成本相对较高,在监管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应避免运动式的检查,通过加强现场检查的连续性和针对性来提高现场检查的效率,而这正是目前我国现场检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1.现场检查缺乏连续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大量的现场检查项目是临时性安排的,与非现场检查和以前现场检查结果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二是大量的现场检查是“一锤子买卖”,检查结果写成报告上报领导后,检查就算结束,对被查机构的整改情况和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理情况缺乏后续的跟踪检查,同时检查结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重复检查现象随处可见。2.没有针对不同银行和不同地区银行业务的风险特点来确定检查重点和检查力

  度。我国银行机构在业务结构和规模均存在较大不同,同时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银行机构的业务特点及规模也存在不同,相应的主要风险点也不同。但目前的现场检查项目安排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法,一个检查项目同时对多家银行机构展开全国范围的运动式检查,其结果是对风险高的地区和银行的检查范围和力度不够,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对风险较低的地区和银行投放的检查力度过大,造成监管资源浪费。(四)监管合力没有形成从我国的监管实践看,银行业监管部门、市场监督和内部审计三股力量没有实现有效的联合。1.内外监管部门之间未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人民银行、监事会、审计署及银行内部的审计稽核部门均对商业银行进行现场检查,但检查项目的确定和计划安排在事前未充分沟通,检查结果和处理情况也

  未及时交流,造成重复检查、重复处理的情况时有发生。2.未充分发挥市场监督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一是除上市银行外,我国其他非上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是不够充分的,有些信息甚至是虚假的,存款人、债权人、投资人、股东等市场参与者没有足够信息用以对商业银行进行评价和选择,难以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形成有效的制约作用;二是外部中介机构如外部审计部门拥有大量专业资源和信息,监管部门尚未充分利用这一渠道来提高监管效率。3.未充分发挥基层监管部门的作用。一是对各地监管部门的人员配置未按照不同地区银行机构的业务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及风险状况进行,而是实行人员平均分配,造成有的地区监管人员工作强度很大,而有的地区监管人员闲置。二是基层监管部门上报监管信息的可利用程度不高。除由总行统一制定的现场检查项目外,各地监管部门自行

  安排的检查和调研项目较零散,上报的信息对于判断法人的整体风险作用有限;同时基层监管部门对银行分支机构的非现场监管按法人指标进行,形成的监管报告无法真实反映银行风险的区域分布状况。(五)银行业监管的角色错位一是认为银行监管是万能的。银行业本身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无论监管体制多么有效和完善,都不可能彻底消除银行业固有的风险并保证单个银行机构不出现危机,监管者的责任是要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危机的发生;同时金融监管不是控制银行风险的唯一手段,银行内部管理、市场约束和官方监管形成维护银行业稳健的三大支柱,健全的内控制度是有效银行监管的基础,因此银行经营者始终应承担风险控制的第一性责任,这一点在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和《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中均得到充分说明。对银行监管的上述局限性,银行业监管部门在向社会宣传及争取上级管

  理部门的理解方面显得力度不够,一方面易使社会各界将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的责任主要放在监管上,一旦有风险暴露就归结于监管不力;另一方面也使金融机构和市场其他参与者对监管当局产生依赖,不积极主动管理和监督风险。二是银行监管代替银行管理。银行监管者的工作是负责制定审慎经营标准、发现经营风险、提出整改意见、跟踪整改效果和处置有问题金融机构,而银行经营者要负责通过改善经营效益来提高竞争力,并达到监管当局审慎经营要求。银行监管者和经营者的关系可以比作大夫和病人家属,监管者履行大夫的职责,负责常规体检、诊断病情和开出药方,银行经营者作为病人家属要负责照看病人按医嘱抓药、吃药和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如果银行仍不能达到审慎经营要求,监管者将采取进一步的监管措施直至让银行退出市场。我国的银行监管部门往往不仅是大夫,还当病人家属,投人大量的精力去做经营者的事情,如给银行下达各项经营指标,

  甚至有些地方的监管部门将银行经营业绩好坏、不良贷款下降幅度与本部门监管人员的工作业绩和待遇直接挂钩。这一方面使监管者要承担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过度的监管,压制了银行创新和提高效率的积极性。(六)监管人员的专业配置和培训问题有效性的银行监管,最关键的步骤是发现和评价银行存在的风险,这对监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国外一些监管当局非常注重监管人员的专业结构配置及培训,如occ拥有法律、计算机、会计、信贷、反洗钱等各项领域的专家队伍,对监管人员安排了系统全面持续的培训计划。我国在监管人员专业化培养方面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建立结构合理的专业化监管人员队伍。风险性监管要求监管人员不仅要熟悉被监管对象的产品结构、业务流程、风

  险管理模型、内控机制、计算机系统,还要具备良好的金融、会计、法律等专业知识,从而能对风险管理系统的合理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及各项业务的合规性及风险程度进行评判和检查。这些监管内容不是某一个监管人员能够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监管人员队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我国目前严重缺乏这样的专业监管人员队伍,监管人员的专业结构配置不合理。二是没有建立实用有效的监管人员培训机制。银行业监管人员不仅要有较全面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同时金融市场和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大量新知识、新的管理技术和新产品,对此监管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银行业的发展和实施有效监管,因此学习也应成为监管人员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我国尚没有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监管人员制定全员的系统全面持续的培训计划,也没有建立分等级的监管人员资格考核标准,相当部分监管人员的知识难以跟上市场发展的需要,

  这对实施有效的银行业风险监管形成巨大障碍。二、进一步完善银行业监管体系的建议(一)加快修改和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乘这次机构调整,对原有银行业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对于已经过时和不适用的及时废止,对于存在的法律空白、短缺、模糊和相互矛盾的地方,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二)完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一是完善非现场监管数据基础,实现数据的真实全面。监管当局应制定统一完善的非现场监管数据体系,这些数据应全面反映银行的表内外资产风险、信贷与非信贷资产风险、盈利状况、资本充足性、市场风险状况、股东及关系人贷款情况及管理状况等方面的信息;进一步完善统计制度和审慎会计准则,数据口径要真实反映银行的经营及风险状况;要求银行提供给监管部门的报表资料应当和公开披露的数据信息一致,银行的

  董事会要对此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法律责任,同时要加强对数据真实性的检查核实和责任处理二是完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监管部门应进一步补充完善非现场监管指标和指标生成口径,充分反映银行各方面风险状况;要对法人和分支机构建立分层次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和标准;针对不同银行机构的业务特点设定合理的监管标准值区间,允许银行自主寻找“三性”的平衡点;研究并建立对银行机构和体系的风险评价体系及模型,实现对风险的早期预警。(三)尽快建立监管信息系统一是建立网络化的监管信息处理系统,实现对银行机构管理、业务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管理、风险监控和市场退出等监管信息的集中管理和资源共享,实现监管人员通过该系统对金融机构的连续监控和动态分析。

  二是建立多渠道的监管信息采集系统,除现场与非现场监管数据外,监管当局应通过一切可能的渠道收集有关被监管金融机构的有用信息,对商业银行的潜在风险作出早期预警和防范,这些渠道包括:建立与监事会、审计署、财政部等其他外部管理部门、银行内部审计稽核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与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定期会晤制度,收集来自中介机构、评级机构、国际金融组织、媒体及其他渠道的信息。三是要求商业银行尽快建立和完善履盖境内外全部分支机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实现与人民银行监管信息系统的联结,从而实现对商业银行部分业务的实时监控。’(四)提高现场检查的效率一是加强现场检查的连续性。现场检查计划应在充分利用非现场监管信息和以往现场检查结果的基础上制定,现场检查结束

  后,对银行的整改情况应进行后续跟踪检查。二是加强现场检查的针对性。检查计划要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机构的业务及风险特征来确定检查重点、检查频率和检查深度,实行差别化监管和监管资源的有效配置。(五)加强监管合作,提升监管合力一是要与各内外部监管部门之间应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信息共享,如建立联席会议,通报检查计划、情况和结果,采用统一的数据指标标准及建立统一的信息库等。二是进一步规范和严格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充分发挥市场约束作用,促使商业银行加强经营管理和提高经营效率;同时规范中介机构在银行领域运作的规则,培育一批有资格的外部中介机构,充分利用其专业资源优势来提高监管当局的监管效率。

  三是要按监管强度有效配置基层监管人力资源,避免人员的平均分配;要明确基层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和重点,充分调动基层监管力量,形成对判断法人的整体风险及地区风险特征有充分利用价值的监管信息。(六)建立一支专业化、国际化的监管队伍监管当局要创造良好的人材机制,以适应风险监管对高素质、专业化人材的需求。一是要合理配置监管人员的专业结构;二是制定全面系统持续的培训计划和资格考核标准,对监管人员进行分层次的培训和考核,使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及时跟上银行业的发展;三是要建立恰当的激励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篇九: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银行

  银行监管业务检查整改报告

  篇一:银行自查自纠整改报告中国银行民权支行自查自纠整改报告根据县政府统一安排和部署,我行的民

  主评议行风活动已按照要求完成了宣传发动、征求意见、自查自纠等阶段。为确保此项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我行对征

  求到的意见和建

  议进行认真梳理汇总,高度重视,认真查找原因,研究整改措施,积极抓好整改,务求取得

  实效。现将整改工作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今年以来,民权支行从全局开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的重要意义,根据系

  统统一安排,结合单位实际,及时制定了年度行评工作方案,分阶段明确了工作重点,成立

  了领导小组,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针对市纠风办反应给我行的行风评议群众代表

  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行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一是迅速召开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端正态度,确定整改的重点内容。二、明确责任,量化任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的问题谁整改的要求,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各负其责,各

  部室具体负责各自5845威尼斯达人的业务范围内的整改工作,各部室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明

  确整改标准和整

  1/34

  改时限,确保整改各项措施的落实。三、一边抓整改,一边抓稳固行风评议我行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办理业务速度慢,客户等待时间长上,我行对此进行了迅速整改,八月份我行新装修营业厅已投放使用,从而结束了长达三个月临时营业场所,新增设了2个柜员窗口,新营业厅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与临时营业场所相比有了全面改观。同时我行狠抓文明优质效劳和技术练兵,要求,各个岗位效劳到位,完全按照我行效劳标准严格执行,每天对效劳进行检查,对发现的效劳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假设属于员工的问题进行重罚;全面加强技术练兵工作,制定技术练兵方案,对于能手级员工进行重奖,对于长期技术不达标员工要待岗培训直至清退。经过整改我行效劳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客户满意度大大提高。今后,我行要把整改主要内容目标化、制度化,对一时不可能解决的问题研究长效措施分步整改,常抓不懈。力求通过整改,解决好我行工作作风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而推动整体工作,通过整改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中国银行股份民权支行二○○九年八月八日篇二:银行行风评议自查自纠报告银行行风评议自查自纠报告我支行行风建设工作坚持以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镇党委镇政府行风工作

  2/34

  的统一安排和布署,深入落实科学开展观,以标准效劳行为,强化效劳意识,改善效劳态度,

  提高效劳质量为目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入手,使行业

  作风得到明显改善。一、认识明确,高度重视,积极安排部署。组织召开支行员工会议,围绕本支行行风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并安排我支行营业主管为行风监督员,认真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确立了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目标,将目标任务进行细化、量化、硬化。全行形成了上下联动,创先争优,整体互动的气氛。二、完善措施,狠抓落实,加强效劳精神教育,提高全行员工自觉性,我们紧紧围绕转变效劳理念、改善效劳态度、提高效劳质量这个主题,结合治理效劳水平专项工作,在全行深入开展了思想教育和树立金融行业新风气教育,全行层层发动,上下宣传,利用晨会、周例会强化效劳教育,使全行工作者树立了爱岗敬业、诚信立业的效劳理念。2、深入开展行风评议,完善行风监督机制。以客户意见薄为根底接受社会和客户的意见

  3/34

  和建议,召开行风监督征求意见座谈会,多层面、广范围的开展自查自纠,制定出了整改方

  案,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梳理归类,限时整改。通过行风评议活动,促进了效劳质量和管

  理水平及工作效率的提高。3、落实便民效劳措施,努力提高效劳质量。我们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实效的标准,一切为了客户,一切方便客户,保障客户利益,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在全系统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谁的客户谁接待谁负责,在第一时间段内给客户以满意明确的答复。大堂设置了咨询效劳台和便民效劳台,充实了人性化效劳内容。4、建立信息公示制度,拓宽社会监督渠道。推行行务公开制度,并在营业厅显著位置公示“为民效劳创先争优效劳监督牌〞并公示举报电话、等接受群众监督。通过不断深化公开内容,丰富公开形式,提高公开质量,增强公开实效,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增加效劳工作透明度。尽管我们在金融行业作风建设、效劳质量管理方面做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确实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根据我们层层自查和客户意见薄登记结果的反应,

  4/34

  主要表现在:一是效劳态度方面,存在效劳不主动、不热情、不到位现象;二是工作管理方

  面,存在一些流程落实不到位现象,办业务程序方面不清晰,客户盲目办业务;三是存在沟

  通、告知不到位现象;四是平安保卫宣传工作有待加强。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如下:

  〔一〕效劳不主动、不热情、不到位问题1、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重点是爱岗敬业、效劳礼仪以及客户沟通;培训重点人群是前台柜员以及新入行工作人员。2、创新机制,开展特色效劳。我行以确保客户资金平安为前提,改变工作思路,完善服务流程,推出一系列人性化特色效劳,满足群众效劳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3、加强大堂效劳,分流等待客户。在办理业务顶峰期,大堂经理应及时与柜台沟通,增加窗口,教会客户使用自助取款机及时分流客户。〔二〕加强员工工作管理问题1、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2、加强制度管理,层层落实责任。支行长,营业主管具体负责本行员工的考核,进一步

  5/34

  加强层级管理,做到工作到位,责任到人。改善营业厅环境问题;加大巡查力度;加强对保

  洁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重申保洁管理制度,保持厅堂干净卫生整洁。〔三〕沟通告知不到位问题要充分告知,即客户在办理业务过程中的需要了解和知道的各种事情都要进行告知。建立和完善沟通制度、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客户投诉,定期收集客户对效劳中的意见,及时改良。严格落实效劳质量和与平安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四〕安保宣传工作需加强问题一是对客户加强平安告知,多说一句话提醒客户注意个人资产平安;二是加强巡视,尽量防止危险事故现象发生;三是加强与镇派出所的沟通联系,共同维护好银行的平安环境。我支行建立行风工作长效机制,对行风工作长抓不懈,防止行风问题的反弹回潮。让群众真正感受到行风评议带来的效果,推进邮储银行辛安镇支行行风建设上一个新台阶。篇三:银行合规回头看自查自纠报告“合规建设回头看〞自查自纠报告“设绳墨而取曲直,立规矩以为方圆〞。合规是风险管理的要求,对我们金融行业而言,就是要使我们所有经营活动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2022年,结合第八个“平安年〞工作要求,省分行继续推进合规教育活动,我支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部内开展了形式多

  6/34

  样的主题教育和业务检查,通过开展合规学习教育和自查自纠,增强风险控制意识,强化合

  规经营理念。现就“合规建设回头看〞自查自纠工作报告如下:一、合规风险管理总体情况2022年上半年,为进一步牢固树立“平安第一,平安促效益〞的观念,积极有效推进案件防控和“平安年〞风险防范工作,我支行制定并下发了《**支行2022年“平安年〞公司业务条线专项检查方案》,认真梳理2022年以来的各项业务检查,如内控工作专项检查,对2022年末有余额以及2022年以来新发生的存单质押对公授信业务,对保理业务到期检查,对2022年全年外汇业务、省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检查,每月贷后团队对贷后管理情况进行统计通报等,检查涵盖对公条线各部门,5845威尼斯达人的业务范围广,包括各类专项检查,定期和因需检查相结合,力争及早发现各项业务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同时,不放松对人员因素的合规检查,从领导到员工,开展一系列的合规教育和培训,如“每季一课〞、“一班一讲一主题〞教育、晨会案例学习、专题座谈会等,开展公司条线合规制度建设,树立合规文化。二、合规回头看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

  7/34

  〔一〕管理层高度重视,以身作那么,发挥旗帜带动作用。结合领导人员“每季一课〞要求,**副行长作了题为《学**、明**、守标准》报告,对

  公司业务条线各部门的全体工作人员及部门对公客户经理进行了一次廉洁从业教育,并与与

  会人员重温了**行关于廉洁自律和合规从业方面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支行领导班子成员、各

  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省分行组织的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教育辅导讲座。在日常工作之余,各部

  门领导人员还通过自学,按时完成廉洁从业各项规定学习任务,深入思考和积极践行,重点

  掌握“四十五个不准〞的涵义,全面提高自己的廉洁自律意识。〔二〕落实日常合规工作,使合规工作根底牢靠,扎在实处。持续开展“一班一讲一主题〞教育,大力宣传“平安年〞活动的有关要求,部门及团队负责人定期召集开小组讨论会,加强沟通,及时了解了员工思想动态,部署工作,提出合规要求,切实提高全体员工的平安合规的意识;金融行业各项政策及管理方法更新很快,需要及时向部门各岗位传达最新的办法并组织学习,例如银监会最新要求,流动资金贷款支用单笔超过1000万元的,必须采用受

  8/34

  托5845威尼斯达人的支付方式,而原来是以3000万元为标准;按照各部门业务开展阶段分工,营销岗严格按照各项业务操作规定开展新业务,贷后管理部门落实新发生业务的首次信

  贷检查、存量业务的季度定期检查,每月对公司类贷款客户档案进行检查,并且每月对对公

  贷款贷后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及通报,使得各项业务开展有章可循、控制化、反应化、标准化;

  根据要求,与部门员工签订了《**支行营业场所社会治安综合管理、消防平安及平安生产管

  理工作目标》、营业场所平安员及义务消防员》责任书,并且外请消防部门专业人员组织平安

  培训。〔三〕组织合规自查自纠,排除隐患,向平安要效益。一是团队内部自查和外部各类检查相结合,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发现问题,不管大小,如实通报,最大程度地挖掘各类潜在问题,才能防患于未然,疏漏或者对一个小的细节问题无视大意,就可能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二是整改查出问题,坚持“不放过〞原那么,明确责任,逐一落实,比方支行开展的员工积分制度,定期召开积分人员参加培训,解疑各类问题,让员工知其所以然,从根本上纠正了各种不合

  9/34

  规现象。三是开展员工违规行为排查,主要针对商业贿赂、虚开账户和客户资料遗失等重大

  违规,及时掌握员工行为动态。〔四〕开展合规制度建设,建设合规文化,不断改良创新工作。一是落实日常学习制度,催促员工定期更新自身合规知识框架,保证合规工作的常态化,如******、“《****支行2022年“平安年〞活动方案》“等各项合规教育文件,提高合规业务水平和案件防范能力,推动支行整体的风险管理能力建设;二是各团队根据需要,对分工范围内业务流程的创新、优化与修改,适应的内外部环境变化要求,如我支行门制定了《**支行贷后管理工作考核方法》,《**支行中小企业贷后管理方法》,明确各项管理要求,使合规工作有制可循,有规可依,也便于考核工作效果,通过二次绩效分配积极反作用于员工,努力到达考核方法的要求,形成制度化的治理机制。三是树立典范,每季度评选出“合规之星〞等,适时组织合规经验交流,制作平面展板加强宣传,强化合规意识。四是进行合规考核制,将合规工作与二次分配绩效联系起来,使合规建设与员工收益挂钩,引导员工主动参与合规建

  10/34

  设。总体上,大部门下的团队细致化管理、责任到人、业务流程的有机衔接、内外部检查结合、根底工作与改良工作并进的方式,增强了风控意识,标准经营。让合规作为经营的一项根本前提条件和重要组成局部,力求覆盖到每一项业务环节上,渗透到每一位员工心中,不仅要做到“有规可循〞,还要做到高层发动、基层响应,由上至下垂直落实,使每位员工都成为合规文化建设的倡导者、筹划者、推动者,在全行推行诚信、正直的行为准那么,确立为客户提供最正确效劳。三、发现问题与下一步措施本次自查自纠主要发现两大问题,一是每月对对公贷款贷后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及通报,并对一季度客户经理贷后管理工作进行了考核并通报。检查中,发现存在良好欠息和产品覆盖率不达标等问题,目前已在落实整改中;二是发现个别对公客户经理工作台存放大量客户回单及已加盖企业公章的重要空白凭证,经过培训学习,此问题已经根本解决。下一步我支行将采取三大措施,一是业务条线应主动进行日常和定期的合规性自查,主动向合规部门提供合规风险信息,积极支持、配合合规部门进行合规风险监测和评估。二是

  11/34

  开展有效的合规培训和教育,包括对新入行员工的合规培训和合规测试,以及所有员工的定

  期合规培训等。三是培育合规文化。进行持续的渗透教育;鼓励基层员工及时发现和报告合

  规隐患及风险;及时总结具体操作中的经验做法,加强合规文化的有效传承。篇四:2022自

  查自纠整改报告2022自查自纠整改报告第1篇:民主评议政风行风自查自纠及整改情况报告根据《xx县关于开展2022年度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法》和市分行《关于2022年度全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法》,在纠风办的具体指导下,我行全面启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以下简称行评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全行政风行风的自查工作,并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政风行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我行开展行评及整改工作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经营管理情况〔一〕主要经营情况〔截止7月末〕1、累计投放各类贷款29987、50万元,同比增加1627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86679、65万元。

  12/34

  2、累计收回各类贷款58800、50元,其中粮食政策性财务挂账贷款16825万元,准政策

  性贷款30880、50万元,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8800万元,县域城镇建设贷款1825万元,农

  业小企业贷款350万元,仓储设施贷款120万元。3、日均存款15377万元,同比增加3027万元。4、完成中间业务收入40、56万元,占全年方案76%。5、贷款利息综合收回率94、5%。6、实现账面赢利1258、25万元,占全年方案的70%。7、清收不良贷款30万元。8、上缴利税307万元。〔二〕人力资源状况我行现有员工19人,平均年龄41岁,党员12人,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9人,员工的学历结构、年龄层次和综合素质不断优化并持续向好。管理层由3位高级管理人员组成,均具有10年以上经济、金融和管理工作经历,经营管理经验丰富。〔三〕主要客户群体目前,我行开户企业40家,贷款企业35家。客户群体以优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涉农中小企业客户为主,客户根底稳定。

  13/34

  〔四〕主要职责、5845威尼斯达人的业务范围和效劳农发行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根底,筹集资金,

  承当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服

  务农发行坚决服从和效劳于国家宏观调控,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把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作为最重要的价值追求。目前,形成了以支持国家粮棉油购销储业务为主体、以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根底设施建设为两翼的业务开展格局,初步建立现代银行框架,经营业绩实现大开展,有效发挥了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二、积极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自接到市分行和xx县文件关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以来,刚开始,我们对此认识缺乏,重视不够,存在一些问题,后来在县纪委领导和纠风办亲临的指导下,我行对行风建设工作十分重视,精心安排,认真组织,扎实推进行评各阶段的工作。从加强银行从业人员行为准那么教育、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效劳质量入手,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客户开门评议,坚持行风建设与社会评议相结合,内部管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突出制度建设,注重整改成效,促进

  14/34

  本行建设与社会需求和谐一致,力求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2022年度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意见和实施方法,支部高度重视。为保证组织领导,成立了以行长为组长政风行风评评工作领导小组,确保行评工作的有效推进。党支部屡次就行评工作进行讨论研究,为确保行评活动的贯彻落实,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求把行评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落实对外效劳承诺,提升效劳质量,加强检查催促,主动接受监督,确保行评工作健康有序进行;二是要求统筹兼顾开展行评工作,树立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既不能脱离经营工作孤立抓行评工作,又不能因为任务重、工作多而不认真开展行评工作,要结合全行开展的优质效劳年活动,做到统筹兼顾,以行评工作为契机,通过行评工作查找、发现业务开展和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和落实具体的整改措施,提高效劳效率和效劳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促进业务开展;三是强调要严格遵守纪律,对违反规定的,要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责任人严肃处理,并追究责任。

  15/34

  〔二〕广泛发动,精心组织一是组织召开发动大会。在全行干部职工参加发动大会上,行长对行评工作进行了发动

  和部署。二是对内对外公开效劳承诺。以实际行动开展行风建设、接受社会监督、推行优质

  效劳。三是在全行广泛开展优质效劳年活动、合规教育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标准员工

  的职业操守,提高窗口效劳水平和全行案件风险防控水平,深入推进行风建设。

  〔三〕广征意见,开门评议通过多种渠道,我行广泛征集广阔客户的意见,实行开门评议。一是通过各种宣传渠道

  公示投诉电话,通过电话渠道征集意见。二是在营业网点设立意见箱、意见簿,开展客户满

  意度调查,现场征集意见。三是召开客户座谈会,通过面对面交流征求意见和建议。

  〔四〕全面部署,整体推进一是强化效劳理念,切实提高干部职工对行风建设的认识。倡导至诚效劳、有效开展、

  篇二:银行检查整改报告某分行关于季度会计检查的整改报告a分行:根据《xx分行2022年一季度会计检查意见书》要求,我行由财会部部牵头,组织xx分

  16/34

  行营业部、b支行、b支行对意见书中指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逐一整改、落实、现将相关情况

  汇报如下:一、组织工作2月中旬财会部总经理组织召开了2月份会计主管例会,xx营业部、a支行、b支行会计主管及财会部检辅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对整改工作进行了详细布置,要求各机构于2月22日将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完毕,提交整改报告向财会部汇报整改措施及整改结果。财会部在一季度会计检查中对整改情况进行追踪检查。二、整改措施及整改完成情况〔一〕加强会计业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风险意识针对“会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查询查复不标准。〞的情况,我行加强了会计人员风险意识、合规意识培训,利用晨会、营业结束后组织集中培训。会计管理部门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地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更新知识,及时掌握新政策、新规定,最大限度减少因制度理解偏差所带来的误操作,从而提高会计核算质量。财会部总经理牵头组织了《兴业银行商业汇票业务会计操作规程》和《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学习,参加人员为各级会计管理人员、xx行营业部主任和票据岗专管员。对票据签发、解付、查询查复、质押、贴现业务逐项

  17/34

  对照制度解读,纠正我行做业务中的偏差,进一步加强了票据业务的操作和管理。各机构定期向财会部报告《问题库》等制度规章的学习情况,财会部根据报送的记录抽

  查录像,跟踪查看员工学习的动态,通过季度考试、监督传票质量、会计检查等,落实学习

  效果。〔二〕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做好会计人员的梯队培养针对“会计人员缺乏,存在风险隐患〞的情况,我行进行了一系列的会计人员调整,充实一线会计员工队伍,加强后备会计人员储藏。具体是,第一步,由b行二级主办c接替zx担任b支行会计主管。zx调回xx分行工作,主要负责票据管理等重要职责。e支行录用的会计主管在对公柜台担任会计经办工作。第二步,新入行的柜员先到现金柜台临柜学习,将现金区工作满3年的老柜员逐步安排到对公区进行岗位轮换。此次人员调整是为了充实xx营业部会计人员队伍,由老员工带好新兵,并加强柜面票据、账户管理。另外财会部加紧了事后监督岗位人员的招聘,预计近期会计管理人员会增加充实。〔三〕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明晰会计岗位职责“会计档案管理混乱〞“现金和重要物品管理存在风险隐患〞的问题,我行分析原因是由

  18/34

  于柜员间职责不清,操作不标准导致的。整改措施是,对营业室人员进行明确分工,进一步

  健全会计岗位责任制。会计人员要按照岗位标准对所做的每项业务进行自查和改良,发现问

  题,及时解决。具体为:各机构会计主管梳理本机构会计人员岗位,结合本行的实际情况重新拟定岗位职责,加强各岗位的协调性,和操作的连贯性,

  尤其将大量的会计后台业务做明细划分,防止一人兼职过多,无法履职的情况。会计主管将

  新一版的岗位职责表报送财会部,财会部对职责表进行把关,提出意见建议,并照此分工进

  行会计监督检查。〔四〕优化改革柜面流程,强化各项制度实施细那么的建设目前我行存在柜面流程不尽合理,柜员操作存在逆流程的现象。对此问题我行采取的措施是,根据《兴业银行会计内控要点》、《必知必会》、《综合业务核算操作规程》等的要求来确定。制定会计管理制度实施细那么,本着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和执行的原那么。全面标准本单位的各项会计工作。只有制定了先进合理的实施细那么和操作流程,会计工作才能防止出现纰漏和风险。近期财会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的通知》对风险监测信息回复要求、会计管

  19/34

  理、业务操作提出了要求。修订了《现金管理实施细那么》对现金管理、查库管理执行操作按

  上级行制度做出了新的规定。营业室制定了《印鉴卡领用、出售、建库管理操作流程》,对印

  鉴卡使用管理流程进行了标准,〔五〕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素质,加强会计业务检查监督针对“检查问题整改不到位〞“屡查屡犯问题严重〞、“大额及对账业务不标准〞等问题,我行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会计管理人员没有严格履行审核和监督的职责,审查力度不够。下一步工作中会计管理工作要求:一是检查突出重点;二是违法必究。突出重点,就是要集中力量深入检查,重点突破,防止做外表文章,防止查而不处、不了了之。违法必究,是检查工作的关键环节。检查工作的落实,关键在于要严格执行:对于问题责任人,一是通报。二是罚款。三是行政处分。各级会计管理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紧跟制度规章更新的步伐,做好规章制度的解读、传达、再培训。检查辅导人员要加强事中监督,防止以罚代管的工作方式,将监督重心前移。〔六〕整改完成情况本次检查中发现的大多数问题都已按要求整改完毕,一户专用账户“xx〞由于需要客户

  20/34

  配合重开财政五联单,正在积极整改中。对于“对2022年11月起开立的结算账户进行机构

  信用代码证的核对并留存复印件。〞的情况,已对11月份以来开户的单位逐个打电话联系,

  目前还有20个账户没有提供机构信用代码证。三、处分情况xx分行给予相关人员处分如下:。。。。。。各罚款100元。附表:《2022年一季度检查xx分行整改落实情况表》xx银行xx分行财会部?x年x月x日篇二:银行整改报告整改报告市分行审计组于2022年1月25日对我支行进行审计检查工作,并下发了《牡丹江市分行审计报告书》〔牡内审报字2022年第1号〕我支行接到通知后,支行高度重视检查结果并认真提出整改措施,现将有关整改措施报告如下:一、个人业务1、柜员离席必须双人清点现金,做临时轧账处理2、atm现金长短款当天需及时处理3、及时清理储蓄系统内无关人员的工号4、大额现金须及时锁入金柜5、早、晚必须双人拆封款袋6、日终正式轧账后必须会同综合柜员清点现金

  21/34

  7、汇兑综合柜员及时按规定打印和登记特殊业务登记簿8、柜员长时间离席必须做系统临时签退,收起章戳9、早晚接送款车人员必须双人进入、离开工作场地10、柜员不得代用户填写单据二、公司业务1、尽可能减少验印时的强制通过率2、公司业务对账单由专人保管3、去除公司业务柜员在其它系统中的工号三、进一步加强内控管理的措施和安排1、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抓好内控管理工作为全行第一要务的共识。提高内控管理对防范金融风险认识,努力杜绝违规操作而引起的金融风险。提高对存在问题的整改认识,在整改中标准操作行为。提高对制度建设、制度执行认识,在制度建设上完善自我,在制度执行中制约自我。2、严抓制度落实到位,堵塞管理漏洞,落实各项内控制度,落实责任人、实施人,确保制度落实不留空白,责任明确不模糊。加强考核评价,落实审核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及时整改,奖优罚劣,大力营造执行规章制度荣耀,违反规章制度可耻的良好气氛。5、正视存在的问题,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员工规章制度学习,加大员工业务操作方面培训

  22/34

  力度,强化内控制度贯彻执行,不断提高全行员工综合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员工对操作风险

  的防范意识。对存在问题在整改的前提下举一反三,引以为鉴,在学习上教育员工,在制度

  上制约员工,进一步提高我行整体内控管理水平,把操作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篇三:关于对

  银行卡业务风险排查工作的整改报告关于银行卡业务风险排查工作的整改报告2022年3月14日至2022年3月23日,xx联社银行卡风险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对我支行

  营业部2022年度银行卡业务进行了全面风险排查,总行也于近日下发了《关于对商业银行银

  行卡业务风险排查中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的通知》〔农商行发[2022]130号〕,接到通知后,我

  支行领导高度重视检查结果并提出了整改意见,同时要求营业部人员务必认真对照检查中存

  在问题,及时做好整改工作和整改报告。现将我部有关整改措施汇报如下:1〕我部在领取珠江平安卡重空时,设立了出入库登记簿,并由保管人和领用人在登记簿上签名确认。2〕我部对申领到的珠江平安卡空白卡做到及时登记,并将当天重空出入库电脑打印流水装订保管。

  23/34

  3〕我部对新开卡的客户均在新系统开户验证模块进行了联网核查确认,同时在身份证复

  印件a4纸空白处加盖“与联网核查一致戳记〞。4〕我部近日已对2022年珠江平安卡开户资料以一个月或一季度为单位进行了装订保管,下来将对2022年以来没有装订成册保管的珠江平安卡开户资料进行完善。5〕我部对新拓展的批量发卡业务,将按有关规定与委托单位签订相关批量开卡业务协议,且要求委托单位至少派两名财务人员到我网点领导批量新卡。6〕我部下来将继续做好自助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设立“自助设备巡查专用卡〞,坚持每天早、中、晚各巡查和取款测试一次,确保我支行自助设备正常供客户使用。7〕我部将继续严格执行atm清加钞过程双人操作的规定,同时做好清加钞后的取款测试工作。8〕我部对atm长短款这一工作,始终做好流水勾对与确认且通过监控进一步核实,及时联系客户,并做好清算工作。9〕我部对atm吞没的银行卡,做到及时取出并登记到《吞没卡登记簿》,下来将认真做好吞没卡的处理和交接工作。

  24/34

  10〕我部已于2022年3月11日将2022年吞没卡和作废卡上缴总行个人银行部集中销毁,

  下来将继续做好按季上缴工作。11〕我部自银行卡业务风险排查后,《作废卡登记簿》已按有关规定进行登记,下来将继续做好对作废卡的管理和上缴工作。通过此次检查与整改,我部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今后,我部将继续努力做好如下工作:1、提高全员认识,强化内控管理。一是要提高内控管理对防范金融风险认识,努力杜绝违规操作而引起的金融风险;二是要提高对存在问题的整改认识,在整改中标准操作;三是要提高对制度执行的认识,在制度执行中制约自我。2、严抓制度、责任落实到位,堵塞管理漏洞。只有制度和责任落实到位,风险才有可能防止和消除。3、严把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关,标准银行卡发卡行为。认真做好审查客户资料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杜绝情面或走过场情况。4、继续加强对自助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及时做好测试和巡查工作,确保自助设备正常运作。5、加强对银行卡业务的宣传与培训,防范银行卡业务风险。今后,我支行将进一步加

  25/34

  强员工规章制度的学习,加大银行卡业务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强化内控制度的贯彻执行,不

  断提高我支行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增强员工的标准操作意识,加强对atm的日常管理与维

  护,在学习上教育员工,在制度上制约员工,不断提高我支行整体内控水平,努力将银行卡

  业务风险降到最低,确保我支行各项业务平安、稳健开展。篇四:关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现

  场检查工作的整改报告关于农村金融机构现场检查工作的整改报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xxxx分局:根据x银监分局办公室《现场检查意见书》〔x监发【2022】61号〕的要求,针对贵局2022年7月25日至8月19日对我社2022年贷款风险分类偏离度情况现场检查发现的存在问题,联社领导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存在问题整改情况〔一〕贷款风险分类准确性整改情况贵局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我社小局部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现象,我社在接到贵局整改意见后及时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一是严格按照贷款分类标准进行五级分类,办理展期的贷款及时调整为关注类。检查中发现的2022年已办理展期的正常贷款11笔、余额148.5万元,现

  26/34

  已调整为关注类;二是不良贷款仍在正常类贷款反映现象已整改完毕,如文福社刘永东贷款

  因其经营不善,无法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现已下调为可疑类;兴福社张晓辉贷款利息逾期181

  万元,现已下调贷款五级分类形态,其中调整为次级类的贷款6笔、余额29万元,调整为可

  疑类贷款11笔、余额11.7万元。〔二〕贷款风险分类根底性工作的整改情况一是要求各基层信用社依据贷后检查情况按季度对小额贷款进行风险集中分类,按规定及时调整分类结果;二是不断完善信贷五级分类系统,确保录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三是各社、部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信息收集、信息录入、数据复核等日常操作,确保录入信息真实准确。现场检查中发现x社、x社贷款台账数据信息录入错误问题已及时整改。〔三〕落实风险分类责任,对违规分类的相关信用社、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我社针对现场检查中发现风险分类偏离度问题,根据《蕉岭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实施细那么》等相关制度规定发出《关于贷款风险分类偏离度检查情况的通报》,决定对x信用社、x信用社、x信用社、x信用社及相关认定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该项考核得分。

  27/34

  二、下一步工作方案根据贵局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社进行认真整改,举一反三,杜绝同质同类问题发生。现将我社下一步风险分类工作方案报告如下:〔一〕严格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等规定进行贷款风险分类,坚持标准,标准操作,做到准确分类,真实揭示风险。〔二〕加强贷款动态跟踪管理,遵循贷款分类及时性原那么,及时、动态地根据借款人经营管理等状况的变化调整分类结果,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三)把风险分类工作与日常经营管理紧密结合,完善机制和制度,谨慎经营,不断提高信贷决策的科学性和风险管控能力,逐步消化历史遗留问题,夯实经营根底。篇五: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安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的报告##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安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的报告市分行:按照省公安厅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安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的要求,结合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安防范工作现状及南阳市农发行的要求,我行开展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安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目标明确此次排查,我行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为指导,以维护银行业金

  28/34

  融机构平安和社会治安稳定为目标,以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为依据,以落实责任制

  为核心,在县有关部门的领导、指导下,全面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的平安隐患,及时整

  改、堵塞漏洞,大力推进金融平安防范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强化全行银行业金

  融机构平安保卫工作,提高我行领导及员工的平安防范意识,增强整体防范能力,促进平安

  保卫工作标准化开展,进一步维护全市稳定的金融秩序,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开展。二、组织

  领导为切实加强对此次平安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我行成立了由行长冯天佑任组长,

  副行长韩丽霞、宋丁任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安隐患排查整改工

  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县行办公室设立办公室,办公室主任任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开展

  金融平安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三、排查重点一是认真排查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安防范设施建设达标情况。认真排查了营业场所平安防范设施建设

  情况,业务库的平安防范设施建设和达标及提款箱的使用情况,电视监控、联网报警等安防

  设备有效运转情况,上述排查内容达标。二是认真排查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安防范规章制度

  29/34

  的贯彻落实情况。对员工进行平安教育记录情况良好,员工对本单位各项平安防范规章制度

  的掌握情况良好,员工出入通勤门符合要求,值班、守库人员没有违规现象,营业场所交接

  班及运钞接送款时段相关人员能够按照要求操作,各类与平安保卫工作有关的台账登记情况

  良好,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组织员工进行处置突发事件演练情况较好。三是认真排

  查了重点人员。临柜人员、业务库守库和管库人员等,没有存在任何异常情况。四、加强宣

  传。我行能够加强对报警设施的检修维护,保证报警信息畅通无阻,同时,与当地安保单位

  做好协调,强化营业场所的监控,及时发现不安定因素及可疑人员。篇三:平安银行监管意见整改报告平银发?2022?446号签发人:叶望春平安银行关于2022年度监管意见的整改报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接到贵局下发的《平安银行2022年度监管意见》〔深银监发【2022】155号〕后,我行董事会与总行领导高度重视。叶望春代行长立即组织有关条线和部门召开了专题会议,学习、领会监管要求,针对已改良情况,讨论部署下半年的整改工作,制订了全面细致的整改方案,明确了责任部门、责任人和时间表,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推进整改落实。

  30/34

  一、上半年经营管理情况面对今年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与微观市场环境,我行继续贯彻“管控、增长、效劳〞的指导思想,努力克服两行合并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采取各种综合性经营管理措施,确保今年上半年经营业绩稳健快速,业务规模与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截至2022年6月末,我行资产总额超2860亿,存款总额超过2022亿,较年初增加280亿,增长15%;不良贷款率0.32%,保持行业领先水平;拨备覆盖率提升至286%,比年初提高75个百分点。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2.14亿元,增长35%;资本利润率15.56%,较2022年同期提升3.25个百分点;净利差较之2022年提升31个基点,本钱收入比拟去年同期下降4.6个百分点,各项盈利性指标改善明显。资本充足率保持10.8%,符合监管要求。同时,在各项业务稳步开展的同时,我行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内控机制建设,狠抓风险管理,确保今年上半年无案件、无重大风险事件发生。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行也充分认识自身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乏,今年下半年将严格按照贵局的监管要求,努力落实好各项监管意见。二、整改措施与行动〔一〕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监管意见:要按照《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的要求,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建立与长期风险责任挂钩的薪酬鼓励机制。要加快从规模考核转变为风险调整后的综合效益考核,从单线考核开展为双线考核,从阶段性考核转变为周期性考核,建立与完整业务周期相匹配的薪酬机制,促进各级分支机构经营行为的长期化,充分发挥薪酬在公司治理和风险管控中的导向作用。整改措施及行动:

  31/34

  从2022年的年终奖发放开始,我行已将重要管理干部的奖金延期三年平摊支付,包括总行班子成员和总行风控、稽核负责人,以强化对经营负主要责任的关键岗位管理干部的长期稳健的经营理念,进一步稳固其风险防范和管理意识。

  2022年起,除总行班子和总行风控、稽核负责人之外的其他管理人员,其局部年终奖提前至每个季度发放,强调业绩的平稳开展,而非某个月或某个季度的“突飞猛进〞,将稳健、持续经营的管理思想尽可能地扩大至最大范围。

  除此之外,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多维度的考核内容。一是淡化规模和总量考核,增加对收入结构优化、业务结构优化、人均效能等质量指标;二是增强绩效考核机制对鼓励创新的引导作用,鼓励分行积极参与产品创新及效劳创新;三是加大对特色经营指标的考核力度,坚持走差异化开展道路;四是结合当前关注的重点风险防控要求,建立专项风险管理考核评价体系。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贯彻和落实前两项举措,同时也将试行多维度的考核方案,确保业务的健康开展,达成监管要求。

  监管意见:要按照职责界面清晰、制衡协作有序、决策民主科学、运作标准高效、信息及时透明的原那么,合理配臵高管团队,推动公司治理和内部管理的持续完善。

  整改措施及行动:我行董事会及下设相关专业委员会一直按照委员会职责、《议事规那么》及董事会对专业委的授权进行标准运作。上半年已采取措施包括:1.董事会年度会议上提出了“两行整合〞时期要持续、稳定、健康开展的工作要求。

  32/34

  2.在配臵高管团队方面,我行按照法规和法律程序要求,经过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提名推荐、董事会审议通过等方式,增加聘任了一名总行副行长,使总行副行长人数到达3名。

  3.在薪酬鼓励方面,薪酬委员会对全行奖励方案、高管奖励方案、长期鼓励方案、人力本钱预算等重要议案进行了审议,并按照要求提交董事会进行审议。

  上述整改措施,促进了高管团队按照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协作制衡的原那么,执行和落实董事会的各项决策,保障了本行在“两行整合〞过渡时期实现健康、稳定的开展;充分发挥了薪酬机制在对员工、高管鼓励方面的正向引导作用,促进了内部管理的完善。

  鉴于当前两行即将合并的现实,今年下半年,董事会及下设相关专业委员会,将继续通过召开会议审议相关议案、调研和审阅报告等相关形式,按照公司治理架构的要求标准运作,在授权范围内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切实履行职责,实现科学决策。

  〔二〕加强资本管理的前瞻性监管意见:你行要在综合考虑两行吸收合并与外部监管约束的根底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资本规划,并根据监管环境和要求的变化,灵活调整和不断完善资本管理目标和手段,充分发挥资本在约束增长冲动和优化资源配臵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稳定、高效的资本补充渠道和机制。整改措施及行动:我行始终高度重视资本管理,但是今年上半年,受两行合并影响,我行资本补充渠道受限。在此情况下,我行制定了2022年资本管理规划。在开展业务的

  33/34

  同时,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努力提高资本充足率。一是加强表内风险资产的限额管理;二是积极增加表内外业务风险缓释;三是加强债券市值监控;四是努力提高盈利能力,增加内部利润积累。截至2022年5月,我行资本充足率为10.74%,核心资本充足率8.87%,较年初分别下降22个基点和42个基点,资本消耗速度远低于2022年。

  今年下半年,我行将主要采取如下措施继续强化资本约束理念,加强内部资本管理。一是根据未来业务开展规模,完善资本管理规划;二是挖掘自身盈利能力,增加内部利润积累,有效补充核心资本;三是参考加权风险资产收益率指标,采取分条线的加权风险资产限额管理,有效降低无效加权风险资产占用;四是增加风险缓释比例,进一步降低加权风险资产占用;五是全面清理平台贷款,防止多余加权风险资产计提;六是ftp向资本占用较低的业务倾斜。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我行将努力确保全年资本充足率控制在10.5%以上。两行吸收合并后,我行将根据业务规划,进一步完善并健全资本补充渠道和机制。

  〔三〕严防信用风险,增强对重点领域的风险管控监管意见:继续推进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理标准,严防后续风险。一要严格控制增量,落实贷款“三查〞制度,统筹考虑平

  34/34

篇十: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银行

  我国银行监管中存在问题和建议

  近年来,中国的银行业监管取得了较大进展,在防范银行

  业风险、促进银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应注意的是,中国

  当前的银行业风险仍然十分突出,银行业的监管也存在诸多问题,特

  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后,银行业市场日益开放,如何通过健全银行

  业法规体系,改进监管理念、方式和手段来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

  性,对于促进金融发展和保持金融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一、当前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监管的法规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的金融法律有15部,金融法规有40多部,人民银行

  已发布的银行业管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000多件。尽管我国的银行

  业监管法规较多,但法规建设仍较滞后,存在法律空白、短缺、模

  糊、不适应银行业发展等问题。如《商业银行法》中规定商业银行不

  能对参股投资,但事实上债转股作为银行重组不良贷款的一种较有

  效方式在商业银行中已在运用;《贷款通则》中规定贷款人经营外

  币贷款必须持有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发的《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但

  目前人民银行已将经营人民币业务和外币业务实行两证合一,除结

  售汇业务外的其他外币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审批;《贷款风险分类

  指导原则》中对“贷款”定义的界定不明确,致使各商业银行对五

  级分类资产涵盖的业务口径不一致

  ,同时分类标

  准

  过于笼统,信贷管理人员和监管人员对风险分类划分的标准把握程度

  相关较大

  ;

  《支付结算管理办法》中规定银行不能垫款,但事实上中资银行已经

  允许开办帐户透支业务;《贷款通则》和《商业银行内控指引》中

  对行长能否成为审贷委员会成员的规定不一致等。

  (二)非现场监管的真实性、全面性和信息化问题非现场监

  管因其具有信息的全面性、持续性和对风险的早期预警作用而成为各

  国对银行业监管的重要手段。但我国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在有效评价银

  行经营状况和实现风险早期预警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目

  前仅仅起到统计作用),其主要的制约因素有以下方面:

  1.数据基础不够真实准确。主要表现有,一是数出多门,银

  行内部存在会计、统计及信贷等多种数据口径,各口径之间不完全

  对应,而向监管部门提供数据的部门没有统一,造成上报监管部门

  的数据前后不一致;二是部分全科目统计指标和会计科目设置不对

  应,统计数据不能直接来源于会计数据,需要靠统计人员手工操作

  造成遗漏;三是部分银行未严格执行统计和会计制度,如合并报表

  中没有剔除内部往来而虚增资产;四是部分银行对政策制度掌握不

  到位,如对贷款的五级分类标准掌握不一致;此外还有人为调改数

  据等情况。

  2.非现场监管数据指标体系不完整,不能支持对银行风险状况

  的深入分析和评估。目前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是1996年制定的,

  包括十个监控指标和六个监测性指标。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不能

  全面反映银行经营管理和风险状况,如没有银行收入支出的结构及利

  润分配情况、不良资产的冲销回收及准备金提取充足情况、境内外

  机构并表数据、非信贷资产结构及质量指标、表外业务相关指标、

  利率及汇率等市场风险监测指标等;二是均为对法人监管指标,未

  明确对银行分支机构的监测重点及标准;三是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

  变化,部分指标的计算口径和标准已不符合银行经营的实际状况或

  不能充分反映银行的经营风险

  ,如资

  本

  充足率、备付金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风险资产权重等;四是对所

  有银行采用统一的指标标准值,没有体现不同银行的经营特点,没

  有体现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相互关系。

  3.非现场的风险分析及评价方式不系统。我国尚未建立系统的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模型和预警系统,对银行的风险分析重点仍放在

  监控指标的合规性上,没有着重于采用历史比较分析、行业比较分

  析和期限缺口分析等动态分析手段来揭示银行风险变动趋势及对潜在

  风险和未来风险的预测,对银行业整体风险状况的分析局限于简单

  的数据汇总分析和经验判断,难以起到早期预警和指导现场检查的

  作用。

  4.银行的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落后。我国尚未建立络化的监管信

  息系统,没有可供监管人员随时调阅和分析监管数据的监管信息处理

  平台,导致的主要问题,一是非现场监管信息滞后,按季、半年和年

  生成的《非现场监管统计报表》不能满足监管部门对银行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持续监控的需要,特别是不能支持实时或频率较高的风险监测需要,如对大额交易风险的实时监测、对流动性缺口和汇率缺口等逐日的监测;二是由于现有的固定格式报表不能完全满足监管分析的需要,监管人员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重新收集、核对和加工处理数据,也加重了商业银行的工作负担。

  (三)现场监管缺乏连续性和针对性现场检查是监管人员发现核实问题的有效手段,但现场检查的成本相对较高,在监管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应避免运动式的检查,通过加强现场检查的连续性和针对性来提高现场检查的效率,而这正是目前我国现场检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1.现场检查缺乏连续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大量的现场检查项目是临时性安排的,与非现场检查和以前现场检查结果之间缺乏有机;二是大量的现场检查是“一锤子买卖”,检查结果写成报告上报领导后,检查就算结束,对被查机构的整改情况和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理情况缺乏后续的跟踪检查,同时检查结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重复检查现象随处可见。2.没有针对不同银行和不同地区银行业务的风险特点来确定检查重点和检查力度。我国银行机构在业务结构和规模均存在较大不同,同时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银行机构的业务特点及规模也存在不同,相应的主要风险点也不同。但目前的现场检查项目安排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法,一个检查项目同时对多家银行机构展开全国范围的运动式检查,其结果是对风险高的地区和银行的检查范围和力度不够,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对风险较低的地区和银行投放的检查力度过大,造成监管资源浪费。(四)监管合力没有形成从我国的监管实践看,银行业监管部门、市场监督和内部审计三股力量没有实现有效的联合。1.内外监管部门之间未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人民银行、监事会、审计署及银行内部的审计稽核部门均对商业银行进行现场检查,但检查项目的确定和计划安排在事前未充分沟通,检查结果和处理情况也未及时交流,造成重复检查、重复处理的情况时有发生。

  2.未充分发挥市场监督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一是除上市银行外,我国其他非上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是不够充分的,有些信息甚至是虚假的,存款人、债权人、投资人、股东等市场参与者没有足够信息用以对商业银行进行评价和选择,难以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形成有效的制约作用;二是外部中介机构如外部审计部门拥有大量专业资源和信息,监管部门尚未充分利用这一渠道来提高监管效率。

  3.未充分发挥基层监管部门的作用。一是对各地监管部门的人员配置未按照不同地区银行机构的业务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及风险状况进行,而是实行人员平均分配,造成有的地区监管人员工作强度很大,而有的地区监管人员闲置。二是基层监管部门上报监管信息的可利用程度不高。除由总行统一制定的现场检查项目外,各地监管部门自行安排的检查和调研项目较零散,上报的信息对于判断法人的整体风险作用有限;同时基层监管部门对银行分支机构的非现场监管按法人指标进行,形成的监管报告无法真实反映银行风险的区域分布状况。

  (五)银行业监管的角色错位一是认为银行监管是万能的。银行业本身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无论监管体制多么有效和完善,都不可能彻底消除银行业固有的风险并保证单个银行机构不出现危机,监管者的责任是要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危机的发生;同时金融监管不是控制银行风险的唯一手段,银行内部管理、市场约束和官方监管形成维护银行业稳健的三大支柱,健全的内控制度是有效银行监管的基础,因此银行经营者始终应承担风险控制的第一性责任,这一点在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和《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中均得到充分说明。对银行监管的上述局限性,银行业监管部门在向社会宣传及争取上级管理部门的理解方面显得力度不够,一方面易使社会各界将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的责任主要放在监管上,一旦有风险暴露就归结于监管不力;另一方面也使金融机构和市场其他参与者对监管当局产生依赖,不积极主动管理和监督风险。二是银行监管代替银行管理。银行监管者的工作是负责制定审慎经营标准、发现经营风险、提出整改意见、跟踪整改效果和处置有问题金融机构,而银行经营者要负责通过改善经营效益来提高竞争力,并达到监管当局审慎经营要求。银行监管者和经营者的关系可

  以比作大夫和病人家属,监管者履行大夫的职责,负责常规体检、诊断病情和开出药方,银行经营者作为病人家属要负责照看病人按医嘱抓药、吃药和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如果银行仍不能达到审慎经营要求,监管者将采取进一步的监管措施直至让银行退出市场。我国的银行监管部门往往不仅是大夫,还当病人家属,投人大量的精力去做经营者的事情,如给银行下达各项经营指标,甚至有些地方的监管部门将银行经营业绩好坏、不良贷款下降幅度与本部门监管人员的工作业绩和待遇直接挂钩。这一方面使监管者要承担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过度的监管,压制了银行创新和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六)监管人员的专业配置和培训问题有效性的银行监管,最关键的步骤是发现和评价银行存在的风险,这对监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国外一些监管当局非常注重监管人员的专业结构配置及培训,如occ拥有法律、计算机、会计、信贷、反洗钱等各项领域的专家队伍,对监管人员安排了系统全面持续的培训

  计划。我国在监管人员专业化培养方面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建立结构合理的专业化监管人员队伍。风险性监管要求监管人员不仅要熟悉被监管对象的产品结构、业务流程、风险管理模型、内控机制、计算机系统,还要具备良好的金融、会计、法律等专业知识,从而能对风险管理系统的合理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及各项业务的合规性及风险程度进行评判和检查。这些监管内容不是某一个监管人员能够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监管人员队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我国目前严重缺乏这样的专业监管人员队伍,监管人员的专业结构配置不合理。二是没有建立实用有效的监管人员培训机制。银行业监管人员不仅要有较全面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同时金融市场和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大量新知识、新的管理技术和新产品,对此监管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银行业的发展和实施有效监管,因此学习也应成为监管人员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我国尚没有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监管人员制定全员的系统全面持续的培训计划,也没有建立分等级的监管人员资格考核标准,相当部分监管人员的知识难以跟上市场发

  展的需要,这对实施有效的银行业风险监管形成巨大障碍。二、进一步完善银行业监管体系的建议(一)加快修改和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乘这

  次机构调整,对原有银行业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对于已经过时和不适用的及时废止,对于存在的法律空白、短缺、模糊和相互矛盾的地方,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

  (二)完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一是完善非现场监管数据基础,实现数据的真实全面。监管当局应制定统一完善的非现场监管数据体系,这些数据应全面反映银行的表内外资产风险、信贷与非信贷资产风险、盈利状况、资本充足性、市场风险状况、股东及关系人贷款情况及管理状况等方面的信息;进一步完善统计制度和审慎会计准则,数据口径要真实反映银行的经营及风险状况;要求银行提供给监管部门的报表资料应当和公开披露的数据信息一致,银行的董事会要

  对此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法律责任,同时要加强对数据真实性的检查核实和责任处理

  二是完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监管部门应进一步补充完善非现场监管指标和指标生成口径,充分反映银行各方面风险状况;要对法人和分支机构建立分层次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和标准;针对不同银行机构的业务特点设定合理的监管标准值区间,允许银行自主寻找“三性”的平衡点;研究并建立对银行机构和体系的风险评价体系及模型,实现对风险的早期预警。

  (三)尽快建立监管信息系统一是建立络化的监管信息处理系统,实现对银行机构管理、业务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管理、风险监控和市场退出等监管信息的集中管理和资源共享,实现监管人员通过该系统对金融机构的连续监控和动态分析。二是建立多渠道的监管信息采集系统,除现场与非现场监管数据外,监管当局应通过一切可能的渠道收集有关被监管金融机构的有用信息,对商业银行的潜在风险作出早期预警和防范,这些渠道包括:建立与监事会、审计署、财政部等其他外部管理部门、银行内部审计稽核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与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定期会晤制度,收集来自中介机构、评级机构、国际金融组织、媒体及其他渠道的信息。

  三是要求商业银行尽快建立和完善履盖境内外全部分支机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实现与人民银行监管信息系统的联结,从而实现对商业银行部分业务的实时监控。'

  (四)提高现场检查的效率一是加强现场检查的连续性。现场检查计划应在充分利用非现场监管信息和以往现场检查结果的基础上制定,现场检查结束后,对银行的整改情况应进行后续跟踪检查。

  二是加强现场检查的针对性。检查计划要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机构的业务及风险特征来确定检查重点、检查频率和检查深度,实行差别化监管和监管资源的有效配置。

  (五)加强监管合作,提升监管合力一是要与各内外部监管部门之间应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信息共享,如建立联席会议,通报检查计划、情况和结果,采用统一的数据指标标准及建立统一的信息库等。

  二是进一步规范和严格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充分发挥市场约束作用,促使商业银行加强经营管理和提高经营效率;同时规范中介机构在银行领域运作的规则,培育一批有资格的外部中介机构,充分利用其专业资源优势来提高监管当局的监管效率。

  三是要按监管强度有效配置基层监管人力资源,避免人员的平均分配;要明确基层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和重点,充分调动基层监管力量,形成对判断法人的整体风险及地区风险特征有充分利用价值的监管信息。

  (六)建立一支专业化、国际化的监管队伍监管当局要创造良好的人材机制,以适应风险监管对高素质、专业化人材的需求。一是要合理配置监管人员的专业结构;二是制定全面系统持续的培训计划和资格考核标准,对监管人员进行分层次的培训和考核,使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及时跟上银行业的发展;三是要建立恰当的激励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篇十一: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银行

 政策性银行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金融监管是指金融主管机关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运营情形实施监督和治理,保护正常的金融秩序,爱惜存款人和投资人的利益,保障金融体系平安、健康、高效运行。本文结合开发银行几年来同意监管机构监管的实践,分析了监管部门对政策性银行监管的内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良意见。

  一、目前监管部门对政策性银行监管的要紧内容(一)市场准入监管。监管机构依法对政策性银行的设立、变更和终止的审查和审批,对其5845威尼斯达人的业务范围和职能定位进行界定。(二)高级治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及年度考核。要紧从德、能、勤、绩和同意监管机构非现场监管情形等五个方面进行审查和考核。(三)合规性检查。对照政策性银行的《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检查设置或变更事项审批手续是不是完备,是不是超授权、超范围经营,高级治理人员变更手续是不是完备,业务经营状况是不是合法合规,内操纵度是不是完善等。(四)日常的非现场监管。依照政策性银行按期呈报的报表、报告,要紧从五个方面的监管指标:贷款投向指标、平

  安性指标、流动性指标、效益性指标及总量操纵指标进行业务分析和监督。

  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对政策性银行金融监管目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金融法规不健全,没有一部完整的政策性银行法和专门针对政策性银行进行监管的法律、法规。只有依照政策性银行的特点制定专门的政策性银行法,才能从全然上解决政策性银行的进展方向问题。国外对政策性银行都是先立法、后建行,不管是国际上成立政策性银行时刻较早的美国、加拿大和德国,仍是成立时刻较晚的日本、韩国,都制定了自己的政策性银行法,如美国的《国民银行法》、《银行法》、日本的《政策投资银行法》等(二)非现场监管很多指标是参照和沿袭商业银行的标准,需要调整和修改。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监控报告一样都分为七个部份,其中指标的设定,反映了监管机构对政策性银行监管的内容和指标没有依照其进展状况和国际老例作相应的调整,而是照搬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指标。(三)监管手腕掉队,监管质量和效率不高。最近几年来,监管机构前后开发了具有不同特点、覆盖不同业务功能的多个版本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其问题要紧表现是没有针对政策性银行的业务特点而专门开发监管程序和系统,造成大量

  的重复劳动,效率不高。三、监管建议(一)尽快制定《政策性银行法》和专门针对政策性银行

  进行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使政策性银行金融监管法制化、标准化。在制定法规时,一是要依照政策性银行的不同特点和5845威尼斯达人的业务范围,别离制定不同的政策性银行条例或法律,明确政策性银行的概念、性质、职能和任务,组织模式,5845威尼斯达人的业务范围和大体业务规那么,与商业银行的关系,财务会计、监督治理和法律责任。二是完善对政策性银行进行金融监管的法规体系,使监管制度化、标准化,从而保证政策性银行的健康进展。

  (二)制定科学的监管指标和内容,从以合规性监管为主走向风险性监管为主。目前监管部门要依照国家经济进展战略和年度经济进展计划,考虑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来源和融资规模、经营范围、经营目标及业务特点,别离制定适合政策性银行经营治理的专门监管指标和内容,应坚持合规性和风险性并举,以风险性为主的指导方针。因为我国的政策性银行能够严格依照国家制定的金融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成立了比较完善和完备的贷款程序及规那么。鉴于开发银行发放的贷款期限长,大部份在5—10年,有的长达20年,所支持的行业如电力、铁路项目的借款人的法人体制正在发生转变。建议监管部门依照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中央银行货

  币政策,结合最近几年来开发银行的进展情形,一是取消目前对二级法人再贷款余额等指标的考核,修改完善存款和利润与打算数完成情形等监督指标;二是增加政策性银行是不是及时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贷款投向是不是合理,内操纵度可否有效地防范和操纵信贷风险,保证国家信贷资金的平安,贷款的期限结构和资金来源结构是不是匹配、可否操纵资金风险,资本充沛率和风险资本充沛率是不是达到国际通行的标准等内容。

  (三)增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更新监治理念,使监管与效劳、指导相结合。需要增强对监管人员进行稽核审计专业培训,可采取国外银行监管部门深造或到政策性银行跟班操作等形式,提高监管人员的金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使监管人员了解与政策性银行业务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行业知识、法律、会计和运算机等大体知识。也能够从各政策性银行当选拔一批熟悉业务和具有稽核工作体会的高素养人材充实到监管队伍中去,实现监管队伍的专业化,造就和培育一支政治素养高、熟悉金融方针政策、能够运用国际银行监管准那么和先进的技术手腕、精通政策性银行业务的监管队伍,提高监管水平

  (四)成立信息系统,实现监管手腕现代化,提高监管效率。要依照政策性银行的进展和业务特点,开发专门的监管信息系统,将该系统与政策性银行的稽核预警系统连接起

  来,在保证开发银行商业秘密的基础上,能够对相关业务指标进行查询和分析,实现预警指标数据搜集、汇总、加工、传递的电子化、网络化,使监管工作程序化,提高监管工作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减少相关人员的重复劳动。

  (五)充分利用内审部门和外部审计单位的审计信息和结论,慢慢发挥市场约束、社会监督和银行自身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作用。开发银行为了尽快实现建设国际一流银行的目标,最近几年来主动同意财政部、监事会等外部审计的检查审计,还主动聘请国际上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业的审计和诊断,同时对分支机构实行垂直稽核审计,增强了稽核工作的权威性。监管机构应斗胆利用财政部、审计署、监事会、会计师事务所和稽核专员的审计信息和结论,有效增进政策性银行合规经营与稳健进展,更好地支持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经济进展作奉献。

篇十二: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银行

 银行监管的困难及策略目录一当前基层行金触监管的难点一改羊的法规不健全不配套还没有形成监管的规范化操作规程二监管的对泉尚处在改革的过渡时期三原体制下形成的如业务文叉形成资产风险的问题没有解决四墓层人民银行职工素质还不适应监管的雷要二如何做好过渡时期的监管工作一紧紧把握全劫改革的总方向其体操作上要先易后难审懊实践l严格对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2规范房地产信贷部的业务经营

  银行监管的困难及策略

  当前,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特别是人民银行转换职能后,金融监管已成为基层人民银行的主要工作,摆在了基层行的面前.习惯于利用再贷款做为调控手段的基层行,在再贷款发放被收回的条件下,如何有效的实施监管,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很多基层行感到“心里没底”,感到“无从下手”。鉴于此,笔者根据兴安盟的具体情况,谈一谈基层人民银行在改革的过渡时期如何行使监管职能的几个问题。

  一、当前基层行金触监管的难点当前金融监管的难点,反映在基层行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改羊的法规不健全、不配套,还没有形成监管的规范化操作规程。基层行在监管中没有适应本地区情况的法规依据,难以加强监管,如对邮政储蓄的管理,总行下发的监管办法和以往的管理文件都把邮政储蓄机构的设立,作为人民银行机构管理的对象,上级行也要求加强管理。但是,邮政部门依据邮政法和其上级邮储局颁发的文件,机构设立勿需人行批准。这种法规的矛盾和新体制与旧体制下行政管理制度的不衔接,使基层人民银行不能行使有效的监管,感到为难。再如:对专业银行资产负债的比例管理各地区有各地区的情况,基层行不好操作。兴安盟是借差地区,90年到.93年末各.项贷款增加了118斗43万元,各项存款增加了34078万元,贷款与存款之比是3.47:l,如果按总行规定的比例约束,经济就会萎缩,也没有可操作性。况且商业银行总行是法人,他在全国统一调度资金,基层行监管的难度就

  更大了.所以,资产负债比例监控指标就应当有一个配套的细则,以便基层行对本地区实施有效监管。

  (二)监管的对泉尚处在改革的过渡时期,内部约束机制还没有最后形成.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还没有划分出来,商业银行法也没有出台,整顿金融秩序中应当解决的如与房地产信贷部的关系,开办房地产开发公司等问题尚待最后解决,地方行政千预银行贷款仍一定程度上存在,这些因素给基层人民银行监管带来了客观上的难度。

  (三)原体制下形成的如业务文叉形成资产风险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体制下风险骨理的要求还达不到.多头开户,多头贷款是近几年来金融行政管理始终没有解决的间题,人行组织专业银行多次清理,但终因受专业银行资金和规模的制约未能奏效,发放《贷款证》,又遇到了“中梗阻”,专业行向商业银行转化过程中拉存款,拉客户,又形成了多头交叉。兴安盟地区由于资金紧,这种交叉出现愈演愈烈的趋势.从资本充足率指标上考核,不仅非银行金融机构存在资本总额严重不足的问题,就几家专业银行来说,资本充足率远不及规定的指标,如何实现,如何监控,是基层行整顿监昔操作中的一个难题。

  (四)墓层人民银行职工素质还不适应监管的雷要。近几年来,基层行新职工较多,大部分来源于非经济管理部门和转复军人,对金融业务和管理一知半解,很难到商业银进行深入的检查。近一年多来,从企业到商业银行会计制度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企业转换机制形式多样化,电子计算机处理业务愈渐增加,这些发展和变化,人民银行职工培训没有跟得上,使本来素质不高的队伍,又拉大不适应的距离,

  形成了强大的反差。这是基层行遇到的又一个难题。二、如何做好过渡时期的监管工作困难是存在的,但是不是无所作为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金融

  改革的方向已定,总的管理原则和基层人民银行的职能已经明确,所需要的是具体的配套措施和积极的实践。结合兴安盟的实际,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监管工作:

  (一)紧紧把握全劫改革的总方向,其体操作上要先易后难,审懊实践。把握总体方向就要做到基层人民银行的每一项监管工作要符合金融改革的总体要求,根据金哗改革的进程,突出阶段性的重点。在操作上可以先易后难,做到既积极、又审懊。所谓积极,一是要根据已经颁布的行政法规,积极的实施,二是对于没有新法规出台的内容,要根据以往执行的法规做依据去操作.所谓审懊就是对于没有法规依据的问题或法规还没有十分明确的问题,要审慎操作,不能急于求成,要及时的请示,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管理意见。从兴安盟金融监管的实际出发,目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监管:

  l、严格对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兴安盟机构设立的竞争非常激烈,现在工、农、建行已经设立了盟行营业部,设立了房地产信贷部,综合性的分支机构已趋近饱和状态,机构管理上突出的反映在储蓄所的设立和搬迁上。有的专业银行不择手段,先购房即成事实,再申请建点或搬迁.有的不经批准滥设机构,有的证、章、照不相符,有的综合性分支机构成立时拥有资本金,批准后又抽走资本金,有的搜自扩大经营范围,有的违法违规进行业务竞争,这些给

  金融秩序遣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对此,基层人民银行要严格监控和管理,机构设里上不折不扣的执行选点之前先请示,批准以后才建点,发证以后才营业,对于不执行批准手续的严格查处,直至公开公布为非法机构,吊销许可证,在机构管理上中y银行一定要做到公平和公正,依法管理,决不可认为改革时期可放任自流。其次,严格监管各类机构的5845威尼斯达人的业务范围。对于多个机构在同一城市营业产生业务交叉的要划定一个时限,如94年1月l日前形成的逐步清理,l月l日后新增的多头存贷行和户,可采取定期公布的制度,限期清理,以减少银行资产的风险程度。再次,对于近三年之内成立的营业部、房地产信贷部、城信社、农村联社营业部的资本金做一次友查,有役有抽走或转移资本金的行为,对于资本金没有达到规定比例的帮助其作出补充计划,做为资本监管的依据,对于典当行也有一个清理和整顿的问题,变相放欲提高利率的从严查处,要纠正典当行过多过谧的现象。

  2、规范房地产信贷部的业务经营.我盟现有的房地产信贷部均属于商业银行组建的机构,现阶段均可视同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个部门管理。其业务分委托性业务和自营性业务,委托性业务信贷资金自求平衡,自营性业务必须纳入主管行的信贷收支计划,并实行比例管理,单独考核,其资金必须是自求平衡。现在房贷部还没有实现上述要求,有的商业银行向房贷部转移存款,通过房贷部超限额、超比例发放贷款,有的用拆借资金发放贷款.还有部分房贷部发放工、商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对此,要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检查和纠正,设计和执行业务报表,切实扭转房贷部脱离监管的现象。

  3、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上,应采取划定时限,监管增量的办法。资产负彼比例管理各项管理,各项监控指标的考核主要是对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从洲年l月1日后其增盆是否符合比例控制标准.人民银行基层要定期分析其资产负债比例状况,提出调整意见.对各家商业银行主要采取被动监管的方式,具体考核其上级行下达的指标的执行情况.考核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投向。

  4、加强稽核检查的力度,查处重点要通过稽核检查手段去实现。基层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除金融行政的日常监管外,主要是对商业银行的执法监管,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按照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实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基层人民银行不宜过多的行政干预。主要监管的是政策监督和执法监督.而系统的事后监手段就是业务稽核。所以,基层人民银行要充实柑核力t。强化稽核检查的力度,要用主要的力全按排柑核检查。要通过行政管理和稽核树立人民银行墓层行执法公正、维护金融法规的形象。在稽核检查方面要改变原来通知自查—现场稽核—教育从宽的模式。一要增加随时性,对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某一业务方面可随时进行检查枯核,二是增加检查枯核的整体性,对一个单位的枪核,可组织几个枯核组,从基层行各部门配备力t,做到查的快、查的准,不能是“马拉松式口的.三是查处要准、处理要严格按规定办。总之,要把枪核用为监管的主要手段。

  5、提高人民银行的眼务质t,通过眼务发现问题,促进监管有的放矢。基层行经办粉大t的为商业银行服务的业务,联行清算、现金

  供应、国库核算、外汇核梢,这些业务都与商业银行有直接的联系,基层行要通过服务过程警于发现间题,反馈给监管部门,使监管更能具体化,提高基层行监管的整体水平.

  (二)妥积板主动的监管.目前,正处于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转换时期,部分旧的管理制度没有废止,而新的制度还没有全部出台.即使出台的制度也没有来得及颁布具体的操作细则.作为人民银行基层行,需要做的不是等待和观望,而是要主动积极的去探索、去实践。现在出现一种“为难论”和“等待论”,前者认为,现在人民银行基层行监管上手段少,叫不起“真”,没法监管。后者认为,监管还是等改革措施到位后再管,现在监管不好,受埋怨,转换职能时期还是多看少干,少动“真”的。这两种观点都不利于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运行,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早晨就能实现的,它要随着社会实践和人们的认识发展而发展,等待论就是一种对事业不负责任的态度,而为难论的要害就是否认转换职能时期基层人民银行监管的必要住,为不履行职贵寻找理由.人民银行基层行具有稳定金融秩序的贵任,在转换职能时期更应当发挥监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新的法规明确的,按新的法规执行,新的法规没明确的要按原来的法规执行,对于拿不准的法规套不上的提出基层意见请示上级,决不能因改革时期法规变化大、情况变化大而放松监管。

  (三)按照人民银行的总体部开,协助现在的专业银行改革,总行书法续出台城市合作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的组建方案,人民银行要掌握改革的政策,防止改革时期出现金触扶序的泥乱和全触资产的胡夹。

  对于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划转,也要由基层人民银行监任落实。(四)发挥本地区的中y银行职能,协调各商业银行问的关系,为

  本地区的全触事亚健康发展起,,j宏砚上的管理作用,代衣银行向当地政f提供政策和业务方面的咨询,例止全触业内部的不正当竟争。

  (五)按照人民银行总行的统一邵哥,定期分析和反映宏视经济、全触运转中出现的问题,为上级行调鳌货币政策提供信息。为地方政f提供经济和金融方面的参考意见.管理社会信用,对债券、集资、股票的发行、转让、兑付行使批准权和监督权。

推荐访问: 银行 工作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